“三劍客”(曹建海、牛刀和我)對住房與民生問題的呼籲,一直受到國人的關注,但很少有人知道我們背後的辛酸和艱難。
2010年1月,為了向高房價宣戰,我們三人連續行走了幾個城市,表達我們的觀點。與房地產界的掠奪者舉行慶功宴時的奢華相比,自費出行的我們,顯得非常寒酸。這當然是次要的。一路走來,鮮有媒體報道我們的觀點,而是把我們的聲音封殺在了一個很小的範圍內。
我曾經用簡短的文字記錄下“三劍客”之行的一些真實經曆:
與開發商主辦的論壇媒體雲集的情況相比,“三劍客”的活動,到場媒體少了許多,但每場活動也有十多家媒體前來,隻是,鮮有媒體報道此事。其一,是我們不能像開發商那樣發紅包;其二,是輿論導向,“三劍客”的民生呼籲不代表既得利益集團的根本利益;其三,開發商的威脅。在深圳的時候,就有一位自稱是記者的朋友說,有房地產商給他們報社打電話,如果報道“三劍客”的觀點,他們將停止在該報刊登廣告。於是,媒體馬上表示效忠,絕不給“三劍客”任何機會。那位記者說:“我代表個人支持你們!”
一路走來,盡管現場紅紅火火,媒體卻鮮有報道,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
但是,民眾的心中有杆秤。“三劍客”所到的四個地方,無不感受到民眾火熱的心聲。他們的利益訴求被阻擋在冰冷的門外,他們的話語權被冷酷地剝奪,但是,他們心中的呐喊是不可能被壓製的。
房地產主導一切,必將把這個飽經苦難的民族,引向更加痛苦的深淵。民眾不可欺,欺騙的伎倆是難以長久的。住房必須回歸民生,我們這個社會才會真正和諧,這個民族才會找回自尊,重新產生凝聚力,這個國家才會充滿希望。住房,必須回歸到它最本質的定位上,它絕不可以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推動力。
作為心懷民生,與正義同行的人,我們三人都無懼於此。讓我們痛心的,是那些曾經的支持者的倒戈。很多人一旦買了房子,馬上變成高房價的支持者,哪怕高房價本身還將繼續傷害其他人。另一些人,則因為沒有買房而遷怒於“三劍客”,認為“三劍客”對高房價的抵製態度影響了他們的判斷,使他們沒能及時買房。
這種悲涼的現實,給“三劍客”帶來的壓力和痛楚是很多人不能體會的,而我們時時都在承受。
也因為這一點,我非常欽佩牛刀兄。他是“三劍客”中年齡最長的一位,也是最勤奮的一位。作為一個對房地產領域非常熟悉的研究者,他始終如一地堅守自己的觀點,從多個角度進行係統的分析,以確鑿的事實抨擊高房價的危害,並向高房價的維護者進行挑戰。先後把徐滇慶等拉下神壇,讓大眾對經濟研究領域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在牛刀兄身上,我看到了一種可貴的堅持。
這一點是我所不及的。
在我的內心,有一種脆弱的東西,我可以無懼任何利益集團的威脅或恐嚇,卻無法承受曾經的支持者的倒戈與仇恨。最終,我選擇了全身心地投入到我所喜歡和擅長的趨勢研究領域,傾注心血,以期在專業內有所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