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探(七)(1 / 2)

若是鄭連叔說了前麵的話,又看到了餓狼吞食引起的觸目驚心,此時聞聽此言,這些人會吵成了一團。

然而皇上究竟有什麼辦法,給大家做為補償?

這是很可笑的想法,但在他們心中,卻是天經地義的,這是我們特有享受的權利,如今一一將它們讓出來,沒有一個天大的補償,能說得過去嗎?

可是舉動會非常之大,長安城立即傳揚開來。

李威卻到了大明宮,拜見了武則天。

武則天看著兒子:“你最近很忙,怎麼有空來到大明宮?”

“兒臣特地前來探望母後,還有兒臣如今想要做一件大事,恐智謀不足,還請母後參考。”

參考也有可能,畢竟武則天也喜歡創新,也許國策上未必能出到力,但在權謀機變上,那顆大腦袋無人能及的。有她參考,能看出自己那些方麵照顧得不周全。

或者說,或者不說。

不說問題也不要緊,自己做了一個表態,兒子我並不是想將你老人家真正關起來。給母親一個念頭,不然她有可能在自己做出決策之時,在後麵冷不丁的放上一兩槍,這個能力母親還有,那樣自己會很難受。畢竟這麼大動靜,不能出現任何的閃失。否則前功盡棄!

“說說看。”

李威將心中的想法一一道來。

武則天躺在新出來的太師椅上,準確來說,是一個單人沙發,沒有海綿,絲綢墊子裏麵塞了棉花,還設計了幾根彈簧,人靠在上麵很舒服。第一個沙發就送到了大明宮。

想了一會兒說:“本宮久不理政事,也不知道輕重了。但是胡夷人在中原腹地一多,有可能有變,不得不防。”

“母後此言極是,”李威很恭敬地說。

這倒是自己輕視的地方,人口的比例一定要控製好,不能想怎麼來,就怎麼來。

“天色漸晚,留下來陪本宮吃頓晚餐吧。”

“母”

“你們數子當中,隻有你與我最親近,本宮退出政事那麼久了,一個個不來看望我,難道你陪我吃頓晚餐都不可能嗎?”

“兒臣,聽命。”

膳房端來晚餐,可當著母親的麵,李威又不好讓太監嚐試,吃得那個艱難,一小口一小口的。

若有什麼小玩意在裏麵,吃一小口問題不大,馬上能搶治,吃得多了,搶治也來不及了。一邊吃,一邊留心著自己身體的反應。

“難道大明宮膳食不及太極宮?”

“一樣一樣,兒臣中午吃得晚,不餓。”

“唉,你都將本宮當成了什麼人?我聽說你用馮太後來比喻本宮,請問拓跋弘是不是馮太後的親生兒子?”

“不是,兒臣冒犯了。”但李威心裏麵說,那我的二弟是怎麼回事?我還是小心為妙,不能大意了。還有,明兒也要老三與老四常來走一走,做一做樣子。得讓母親安心,一安心,我的大後方就無憂了。若不安心,後方很不踏實。

沒有辦法,李顯與李旭輪隻好當作了犧牲品。

但武則天確實很寂寞,遠離了政治中心,她又是一個精力很旺盛的人,呆在大明宮裏如何呆得住。想出去散散心,還要等到明年春暖花開之時,所以經常召見太平公主。然而李令月此時與丈夫正是恩恩愛愛的時候,也不可能每一天跑到大明宮來陪她。

長子雖然吃飯那個小心勁兒,讓她很不滿意,不過終是留下來吃了這頓飯,心情略略轉好,道:“吃飽。”

“吃得很飽了。兒臣不打憂母後了。”

“好,你去吧。”

走出了大明宮,伸了伸腰,活動了一下身體,還在感覺呢。但是史官對這件事很感興趣,某天某日,陛下與太後共食晚餐,盡興而歸。大書特書,母子嘛,應當和睦相處的,前段時間,都成了什麼樣子?

又與諸位宰相進行了細密的商議,這才重新將這些家族召集起來。

他們是唐朝的精英中的精英,他們不反對了,下麵一些更小的門閥與庶族地主,更沒有反對聲音。

不但他們,還有京城中所有的大臣,一起喊到太極殿,坐下來商議。

先是宣讀一份聖旨,也就是與魏元忠草商的那道詔書,沒有頒發下去,先取了證據,拖到今天才頒發。水利是國家未來重中之重,戶部官員曾經做過計算,若要成功實施,有可能花費八千萬緡錢以上的巨大費用。甚至有可能達到一億緡,一億五千萬緡。

但成功後,好處巨大的,僅是開耕出來的新田就能容納兩百萬戶,國家每年增加的稅務最少達到五百萬緡。僅是這一項,就能擠出二十年人口增漲所帶來的土地壓力。

隻要有操守的大臣,也不想看到這些大戶人家因為私利,將這個巨大的計劃破壞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