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拜天地了。
隔著簾子,李令月說道:“且慢。”
薛紹的父親薛瓘與城陽公主傻了眼,這個小公主要幹嘛,千萬不要在這當口上出事兒。就是出事兒,倒黴的最終還是薛家,小公主肯定沒有關係的。
李治走過來問:“月兒,還有什麼不滿的,朕馬上給你辦去。”
都鋪張成這種情況了,還能有什麼不滿的?
看一看這一路的鋪張,再看看觀禮的大臣,幾乎所有洛陽附近的宗室子弟,王公貴族,以及所有上得了品級的大臣,全部在列。那些五品的六品的官員隻好站在廳外麵,連進大廳觀禮的資格也沒有。
李義琰搖頭,還不能作聲。
李令月走到李威麵前,說道:“大哥,你答應我的。”
當然,她也知道不可能從天下將星星摘下來,但肯定是一個好東西。
“你先拜過堂,這是恭賀你大婚之禧的,一拜堂就有了。”
開始拜堂,可許多人古怪地看著李威,星星的事,皆聽說了。都知道不可能是真星星,那麼會是什麼,一塊稀世會發光的珍寶?或者讓人登上熱氣球,在天上掛彩燈?
一個個胡猜亂猜。
拜完了堂,李令月沒有進洞房。李威隻好讓侍衛吹響號角。至於今天晚上會為會燒著民宅,不管了,反正城中的百姓皆走出來,全城開放夜禁,歡宵達旦,大約不會傷著人的。燒著了民宅,以後做一些賠償。
號角由近而遠吹去。
然後一聲聲巨響傳了出來。
為了力量大,將煙火衝上高空,裏麵黑火藥也沒有摻雜其他物質,所以比平時裏的爆竹要響。
官員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慌忙走出來看,然後看到天空中綻放出一道道煙花,象流星,象花朵,五顏六色,然後落在地麵上。大半個洛陽城,不知道放了多少煙花,又是第一次看到,就象是夢幻一般。
放了好一會兒,一個個還沒有看過癮,可終得在停下來。技術與配方不成熟,冶煉技術也不成熟,這隻是樂一樂,成本十分高昂的。這一放,包括研發的費用達到了兩萬五千緡錢。
但與此次李令月出嫁的費用相比,簡直成了毛毛雨。
放完了,李威這才憐愛地說道:“進屋去吧。”
洞房花燭夜,才是你今天晚上的主題。
李令月趴在他耳邊悄悄說道:“成親真好玩,最好成十次八次親,那麼就能多看看這熱鬧的場景。”
“”
盛大的婚禮終於落下帷幕,讓洛陽城的百姓多了無數談資。還有那天的煙花。
再次交給了梁金柱。
已經有了更多的大臣知道梁金柱這個錢,是替朝廷掙的,至於皇帝在中間扮演了什麼角色,就不大清楚了。也沒有進諫,因為又發生了一件事,國家需要用度。
丹水渠花費了巨資,曆經八九年的辰光,最高時動工近二十萬人,最低一年也動工六七萬人,終於漸漸全部竣工。
這項工程帶來了非同尋常的意義。
但在長安,發生了種種不快的事,李治此次來到洛陽後,一直沒有回去。
國家也算有了文治武功,加上國泰民安,國庫裏也豐盛起來,要求封禪。各個大臣沒有理由勸阻,隻好最後半推半就地答應下來。
由禮部商議,四月出發,五月到泰山,舉行封禪。
可以為國泰民安封禪,然而前麵詔書下達,後麵一波波的事務就來了。
第一波是西突厥再次反叛。王方翼護送波斯王子到達吐火羅,就返了回來,因為他不在安西,裴行儉急著返回,征剿東突厥,於是讓金山都護杜懷寶與王方翼對調,王方翼返回後主持金山都護府事務,杜懷寶主持安西事務。可是此人才能遜於王方翼,又不會撫恤各部。再加上東突厥暴亂,這時候阿史那都支手下一個大將阿史那車薄及時地逃出裴行儉抓捕,趁機活動。
這也是一個很有能量的人,與弓月、突騎施、咽麵、烏鶻等部皆有著良好的來往,入主車鼻部,立即得到監國吐屯之職,再度聯合各部反叛唐朝。迅速糾集了十幾萬人,杜懷寶帶兵征剿,輕敵被擊敗,本人也死於亂軍之中。然後攻打弓月城。
聽聞此事,李治十分惱火。
立即將所有大臣召集,商議此事,然後看著裴行儉說道:“裴卿,有勞你了。”
去年程務挺反誣裴行儉事件發生後,李威一直保持緘默,直到此時,才開了口,說道:“父皇,你下詔殺死裴行儉吧。”
“弘兒,何來此言?”
“父皇,裴卿隻是一個文官,雖懂軍事,也頂多是一名儒將。這幾年,從青海到西突厥,再兩次到東突厥。奔波幾萬裏,去年回來後,一直抱病,時好時壞。此次再去西突厥,會有什麼結果?”
生病的原因,不僅是因為身體的緣故,心中也弊著氣,兩下夾攻,自從去年回朝後,這幾個月來,時間抱病在身。
李威又說道:“去年程務挺與張虔勖上書,說裴卿貪功。既如此,又何必非用裴卿,東突厥剿滅事務也告一段落,為什麼不讓他們二人從中選出一人,前往西突厥?”
去年阿史那伏念捉住阿史德溫博後,也沒有意味完全結束。有的叛部繼續清剿,有的部族要安撫。不僅唐軍,就是比粟的回紇軍也留了下來,協助清剿。
到了春天後,清剿基本停息。
可是裴行儉與李威也商討這件事,因為朝廷很無理地將阿史那伏念殺死,隻要一個火星,東突厥依然會繼續暴亂。但沒有必要說。最擔心的還是封禪後的事務,一旦封禪,程務挺與張虔勖必定會召回一人,父親又得到什麼“祥瑞”,就有了大義,很難保證沒有意外情況發生。
對李威來說,此次西突厥暴亂來得正是時候。
但這句話帶著反擊之意。
李治更是不快,說道:“去年的誰對誰錯,朕也沒有計較,皆有功於社稷的,再說,張虔勖可是跟你一道從青海殺出吐蕃人的包圍。西方的事務,朝中隻有裴卿最為熟悉。不讓他去讓誰去?”
李威也沒有繼續抬杠。
一旦反目成仇,很有可能玄武門事變,不得不上演,並且現在上演,對自己也不利。從容答道:“父皇,讓兒臣去吧。反正在皇宮中,我也沒有什麼事可做。”
還是帶著一絲反擊的意味。
不是沒有事做,想做事不敢了,怕掣肘,要麼處理奏折,經過裴炎區分,皆是小事,甚至李威懷疑,讓上官婉兒多學習幾年,都能處理。
“你是皇帝,不能有邊患,都靠你來親征。”
“國內的事務,不是有父皇母後嗎?再說曆史上親征的皇帝也不是兒臣一個,國家邊患這幾年從沒有真正停息過,兒臣也是以身作則。”
“朕再想一想,”弄不清兒子葫蘆裏賣的什麼藥,李治不敢答應。
但僅是第一波,第二波又帶來了。
阿史那伏念與阿史德溫博被破後,手下大將阿史那骨咄錄帶著十七名突厥人,走上陰山進行遊擊活動。前幾個月情況很危險的,這十幾個人皆是英勇善戰之輩,在山中打野山羊與兔子謀生,肚子都能管飽。然而四周全是黑壓壓的圍剿敵人。
利用山林之便,隊伍漸漸擴大為七百人,阿史德溫博手下另一名大將暾欲穀聽聞此事,前來投奔,替骨咄錄製訂製度。這時候圍剿的回紇人軍隊也撤了回去,大部分唐朝軍隊也因為天氣轉暖,要回去從事農業生產,從雲朔撤回中原。再加上阿史那伏念被殺的消息傳到了大漠,激起了突厥人的震怒。不僅有阿史那族人族人,阿史德部族因為唐朝換了方式進行統管,心中不服,再次響應。這時候,又有一個很有本領的人,叫阿史德元珍的前來投奔。這個人原來一直在單於都護府做事,前兩次背叛,他都沒有參與。
因為阿史德族人的屢次反唐,在單於都護府受到唐軍排擠,說了幾句怨言,讓官員直接找了一個借口,將他關進大牢。後來釋放出來,一怒之下,也上了陰山,投奔了阿史那骨咄錄。
得到這兩個虎將的支持,阿史那骨咄錄聲威大振。他懲於前兩次的教訓,直接將牙帳設於於都斤山(今蒙古鄂爾渾河上遊,杭愛山之北),不與你唐朝人交集了。然後安心的召集陰山北的突厥各部,迅速發展壯大起來。
這無疑地增加了剿滅的難度。
但不僅如此,又來了第三波。
封禪的詔書下了沒有多久,關中下起了大雨。密密茫茫的幾乎連天都不看不見了,這時候眼看到了四月,所有百姓都指望著夏糧得以度日,這個大雨不休不止的下著,許多莊稼被淹沒了。
馬上就到了收獲季節,可麥子油菜,一起泡澡了,這一泡,結果幾天後,全部死掉。關中的糧價,象坐了火箭似的,嗖嗖的往上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