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榮譽即吾命(3 / 3)

吐蕃來的使者團成員複雜,有沒祿氏的人,也有論欽陵的人,名義是保護,實際是一種監督。包括副使節都延鬆在內,也是論欽陵派來的親信。這一行,是抱著看笑話的心態前來的。但沒有想到,這次使者一議,居然真議成了。雖然唐朝將和親拖了下來,然而卻表示了很大的善意。心中十分不平,又發作不得。

於是在宴會之時,提出要與唐朝比一比馬球。

馬球起於漢朝,盛於唐朝,上到宮廷貴族,下到軍隊,皆喜愛這項活動。李威四弟兄中,李顯是最愛,李威也偶爾參預。李治身體一直不大好,也時常觀看羽林軍的馬球比賽,甚至親自給勝利者賞賜。

另外就是蹴鞠,類似足球的那種,這種活動也流行,是用腳踢的,兩方各有兩球門,規則也與後世足球有很大的區別。

李治也沒有想到其他,娛樂活動嘛,也就答應下來。

事情發展的結果,不是娛樂活動了。

馬球傳到西方後,漸漸有了許多保護球員的措施,唐朝也有,比如也依照進攻權進行處罰,球員不可用球杆有意撞擊另一球員以及他的坐騎,隻準右手持球杆。犯規,或者人馬摔倒,或者馬肯斷開,球員頭盔撞落,球滾出邊界,裁判可以喊暫停。但與後世一樣,球員在比賽時換馬與球具,比賽一樣進行。

可也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比如參賽的選手有時多達二十人,每方十人,比後世參賽的人多,更有可觀性,當然人多了,危險性也提高了。規則也十分疏鬆,不象後世,為了保護球員與戰馬,限製了許多規則,如衝撞接觸點僅於馬的臀部與肩部,否則判為違例。現在沒有。

所以讓這場比賽籠上了一層血影。

此次過來的吐蕃侍衛,跨下了馬匹精良,也得益統治吐穀渾多年,得到了大量的優良戰馬。侍衛也十分凶悍。然而是馬球,不是作戰,比賽沒有多久,就讓唐朝羽林軍用偃月杖擊進了一個球。

這時情況突然發生了變化。吐蕃十騎,開始有意撥馬,與唐朝馬球員的戰馬對撞起來。高速運動之中,這一撞,多半人滾馬翻。以前唐朝馬球比賽也會出現,遇到這種情況,參賽選手有意撥馬讓開,比賽中止,將馬扶起,察看球員有沒有受傷。但經過都延鬆的惡意授使,性質卻變了。

皆沒有想起來的,吐蕃一心想議和,比賽輸贏也許關係到麵子,可不會太惡劣。偏偏就發生了惡劣的事。邊裁看到唐朝球員被撞翻了,於是喊停。也停了下來,可刻意地撥馬,往唐朝球員身體上踐踏過去!

其實馬是高等動物,也有它的靈性。與人相處久了,知道人類是它的夥伴,除非是大的戰場上,所有情況失控了,否則看到有人躺在地上,一般主動揚蹄躍過 。但它終是動物,吐蕃人又有意為之。不一會,險象環生,一名唐朝球員終於被馬蹄狠狠地踩到肚子上。一地的鮮血肚腸

許多宮娥立即尖叫嘔吐起來。

李治皺起了眉頭。

對軍事不懂,這個情況還是能看出來的。猶豫了一下,看到吐蕃人凶悍,唐朝羽林軍氣妥了,畢竟養尊處優慣了的,也許馬球打得好,可有幾人有吐蕃刻意挑選出來的士兵凶悍?讓吐蕃連掰了兩球。

李治讓比賽中止,斥責領隊的都延鬆。

都延鬆從容答道:“太上皇,吐蕃都是這樣比賽的,雖是娛樂,也是一種練軍方式。這樣的比賽才能鍛煉士兵,在真正的戰場如何懂得合理的衝撞與避讓。象大唐那樣比賽馬球,我們吐蕃人不會。”

意思你們唐朝人的馬球不是男人運動,是婦人運動,是紈絝子弟的玩樂之物。

李治語塞,武則天坐在邊上,捅了捅身邊的太監,讓他到東宮將李威喊來。不好再比了,再比,又會輸球,又會丟人。

李威將情況聽完,看了看這個都延鬆,三十幾歲,長得十分魁梧,黑黝黝的一張大肥臉,下麵長滿了絡腮胡子,十分凶悍。又看了看場邊的馬球球員,唐朝的球員十分沮喪,這是打球呢,還是玩命呢?弄不明白了。吐蕃那一邊的球員若無其事,甚至一邊交談一邊開心地大笑。

李威說道:“都延鬆,我們中原人有一句話,叫客隨主便。不過考慮到你們遠路而來,為了以試尊重,就按照你們所說的規矩去比。”

李治很愕然。

李威繼續說道:“不但要比,正好天氣晴朗,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天津橋南有一片很大的廣場,可以用來做球場,不妨前往哪個空地上比賽,讓更多的洛陽百姓看到你們吐蕃勇士的球技,如何?”

“好。”

一行人離開上陽宮,李威對身邊的一個侍衛低語了兩句。侍衛離開,來到了天津橋南,一聽兩國在大庭廣眾之下,公開比賽馬球。正好天氣又冷,事務少,一下子湧來了許多百姓。

君臣以及球員全部到來,李威又擺了一下手,說道:“稍等一下,父皇,讓兒臣挑一些球員過來。”

不知道兒子葫蘆裏賣的什麼藥,李治也默許了。

一會兒,十幾個侍衛被帶了過來。

看著這些人,每一個人都認識,是李威從青海帶過來的,一共留下兩百多人。平時也打馬球,但是球技粗糙。不過李威要的不是球技,肅穆地說道:“當年在積石山下,我本人有機會逃走,可為什麼不逃?”

“是陛下不忍丟下將士離去,”校尉胡昆堂答道。

“也是也不是。縱觀千百年來,我們大唐疆域最為遼闊,文治武功,曆代罕及。為什麼胡應出使西方,那麼遙遠的地方,一聽到是我們大唐的使節到達,都紛紛要求跟隨過來,參拜我們唐人?這是一種榮耀。就是我戰死了,也要站著死,而不願做一個縮頭烏龜,去跪著生。榮耀即吾命!”

“榮耀即吾命!”十幾人一齊用拳頭捶胸,熱血沸騰地答道。

“去吧,讓這群吐蕃人,讓我們洛陽的鄉親父老,讓太上皇太後,以及這滿朝的大臣,看你們如何悍衛我們大唐的榮耀!”

“喏。”十幾名侍衛齊聲答道,走進了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