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春歸如過翼(一)(3 / 3)

操作得當,出兵打到法蘭克不大可能的,可能使歐洲更加混亂。

離得遠,國家與種族多,不大好操作的。

自己一直覺得他們有用,有用的地方,正是此處!

李威放下奏折,開始在沉思。忽然問道:“婉兒,我若是將這個公主納入東宮,會是什麼結果?”

“陛下不可啊,”上官婉兒驚訝地叫道。

納野辭明月,都是偷偷摸摸地塞到東宮。現在有許多大臣知道了,這也是太後與陛下的默契,還是太後下詔將她帶到東宮的。所以一個個在裝糊塗,然而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正式的冊封。

野辭明月進入東宮,有多少有利的條件,長相上,是有區別,可黨項人與漢人區別不是很大,都是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而且黨項這一次立下了多大的功勞?這個歐洲公主除了那個大鼻子刺人眼睛外,長相倒是很美麗的。可那個綠眼睛,金黃的頭發,超大的胸部與臀部,這個放東宮一放

於是又說道:“陛下,萬萬不能啊。”

李威摸著下巴一縷胡子,說道:“不納,那個就有些難了”

劉仁軌回到府中,還在忙碌。

門房稟報道:“阿郎,倭國使者求見。”

心中有數,道:“讓他進來。”

白江口一戰,打得倭國心寒了,河邊獸生小心翼翼地參見,然後將來意說出來。劉仁軌問道:“你們那個什麼皇,當初為什麼要出兵新羅?”

當時倭國天皇打的旗號是援助百濟,這個說法根本不能成立,百濟在高麗半島之西,新羅在東,有什麼理由援助百濟,而與新羅為敵?李威與劉仁軌還為此交談過,劉仁軌很爽快地回答,是這個倭國夜郎自大,不知天高地厚,援助是假,想在半島上撈取好處是真。

一語中的。

自從與中原來往,學了中國的製度文化後,倭國開始進化,這一戰如當頭棒喝,但過了許多年後,傷疤好了,又繼續不停地進攻半島。也就是說,在唐朝他們就有了強烈的野心。

河邊獸生當然不敢說出來,嚅嚅道:“當時是我國有奸臣蠱惑,在白江口,我們國家已經見識了貴國的強大,以後再也不敢了。”

“那麼你們為什麼還在繼續稱天皇。”

這個天皇那麼好容易稱呼的?李治為了稱天皇,又是封禪,又是祥瑞,弄了七八五十六個彎子,最後才加授天皇。

河邊獸生不能答。

“你坐,”對倭人,是手下敗將,劉仁軌倒沒有那麼反感,盡管他同意李威的說法,這是一群很有野心,很不要臉的民族。

河邊獸生坐下。

劉仁軌還讓仆役端上來一壺茶,替他沏上,又說道:“你剛從東宮出來,應當知道想要幫助你,我們陛下有很多困難。”

“是陛下讓我找你的。”

“嗯,早在陛下沒有登基之前,就與臣談過你們倭國的事。”

“陛下是怎麼說的?”

“他意下也是同意相助你們倭國。”

“謝過陛下,還有劉相公。”

“你不用那麼急著謝,可在朝堂中阻力大,所以不好直接相助。但我倒想出一個辦法。白江口戰役,你們倭人也見識了我們唐朝的船舶的強大。”

“是,貴國的船舶不但樓船是我國的數倍之巨,還有蒙衝艦、鬥艦、走軻艦與遊艇、海鷗艇,有的速度快,有的靈活機動,非是我們國家船舶所能相比。”

劉仁軌眼中忽然閃過一絲殺機。

若沒有李威再三提醒,沒有一個能想到。但經過了李威提醒,一個不要臉,又肯學習的民族,意味著什麼?

一流即收,河邊獸生沒有看到,道:“那是,我國文明有幾千年之久,你們倭國才有幾百年的文明。”

“是啊,是啊,”河邊獸生點頭哈腰地答道。不是我們不強大,是我們時間短,產生的差距。

“所以我看到諸多大臣反對陛下的意見,於是想到了一個主意。你也知道的,泉州民間在大肆製造船舶,這種船舶比某原來率兵與你們倭人戰鬥時的船舶更大,抗風浪性更強。不但是船舶,還有各種武器,可以暗中托人以民間製作為名義,交付給你們倭人。”

“謝過劉相公。”

“我還沒有將話說完呢。”

“劉相公請說。”

“一旦你們出兵,我們唐朝也會相應地出兵,兩相夾擊。不過朝中大臣阻力大,不僅是不能出動軍隊,就是財政,陛下也不好調動。”

“那怎麼辦?”河邊獸生著急地問道。不能調動財政,又怎麼支援船隻與武器?

“你們倭國人不能買嗎?這是民間交易,就是再多的大臣反對,也不能阻攔。”然後劉仁軌又低聲說道:“聽說貴國產白銀,可用它來作貨幣交易。不但是如此,雖有損失,一旦打敗新羅”

那個,你懂的。

這君臣二人再三地蠱惑,使這個倭國使者不知東西南北,又再次明白了,眼睛越來越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