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憶往難寐(三)(1 / 3)

“外麵的動靜如何?”武則天問道。

“啟稟天後,坊間已經有了一些議論之聲,但幾位宰相並沒有發難。雍王監國,表現還可。”李首成小心地說道。

這與武則天當初的預料有了差距。

想了想,武則天忽然會意。坊間有謠傳,那是自然,論欽陵派人拉著那個太監天天陣前喊話。青海各關諸將士氣憤之下,動用了伏遠弩與炸藥,但在吐蕃人保護之下,都沒有成功。喊了幾次,青海就有了議論聲。

可相信的人不多,現在傳回長安,並不足奇。

至於幾位宰相,郝處俊、李義琰、張文瓘與劉仁軌是長子的人,或者說隻有長子才能讓他們心折。對於其他人選,皆不是很支持,可長子生死未明,於是不管丈夫推出什麼人選,隻會緘默。

裴炎難得地對江碧兒說了一句,以他很深的城府,已經算是對自己拔他為宰相,給自己一個回報了。不到關健的時候,裴炎是不是會出手的。

崔氏兄弟要支持三子,現在三子力量還很弱,沒有必要立即豎起大旗,與雍王黨為敵。薛元超原來是次子的人,抹不開臉麵。倒是一個王德真,可一個人的力量終是小。況且次子還有張大安等一幹諸臣鼎力支持。

“莫要急,”武則天說道。

丈夫的身體還得杠得住好幾年,這時候丈夫依然想扶持這個不孝子。

換作自己也是這想法的,自己身體越來越差,可是帝國總要有一個繼承人。長子是好,生機卻十分緲茫。三子資質過差,不到萬不得己,是不會讓三子繼承帝國基業。至於老四因為太小,就不用考慮了。

但是不是如此呢?

所謂的監國,不是真讓你代替皇上批閱各種奏折,是在各個宰相幫助下,學習批閱各種不重要的事務,然後觀摩學習。真正的大事情,還是各個宰相政事堂協商解決,政事堂解決不了的,上報皇上與皇後。

李賢不差,否則李治都不會容忍他做出這種悖逆的行為。以前大哥數次監國,照葫蘆畫瓢,他還是能學得來的。但手再長一長呢?郝處俊他們能容忍,可是宰相,到了這地步,能有幾個是差的,心中當真不懷疑?當真開心?隻要手一長,新仇舊恨一起就湧上來了。

想到這裏,她說道:“李首成,你替本宮小心地在宮中散布一個謠傳,就說這個不孝子是韓國夫人所生。”

“這不可能啊。”

當時武則天生李賢時已經進入內宮,剛剛進,李治還在外麵等候生產的。再說,武則天姐姐韓國夫人得寵,是在武則天為皇後以後,得以自由進出內宮,被李治看上的。

“什麼叫不可能?本宮問你,弘兒被遇的真相有幾人知?”

“是。”

“再說,本宮怎麼會有這個悖逆的兒子?”

“是。”

其實還有一個更好的主意,直接揚言李賢非是李治之子,那時候自己在宮外,一揚言,對這個不孝子的地位更加不利。可那樣的話,對自己也不利。傷敵一千,傷己八百,這樣的做法,武則天不喜的。

李首成忽然心領神會,道:“天後,奴婢明白了。”

“你也跟隨本宮多年,這都不明白,本宮會很失望。”

“是,還是太子好啊。”李首成歎了一口氣,太子也爭,不爭不可能的,皇宮本來就是一個大殺場,若是太軟,遲早會被人幹掉。可爭有分寸,對母親是圖謀不軌也好,還是孝順也好,但是眼中的尊敬,那是不假的。這個雍王李賢,做得太過份了。

“去吧,此事不急在一時,須做得隱蔽一些,勿得讓他人知道。”

“喏。”

戴至德帶著李敬玄他們就回到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