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上)(2 / 2)

看來這個老二對母親大人同樣有些排斥。

從這一點上看,母親政治上很成功的,可是教育子女卻是很失敗的。

其實這樣說了,也是二弟對上官婉兒的聰慧產生了憐惜。但李威並不以為然,母親嘛,心胸還沒有狹窄到這地步,好象曆史上母親還重用過上官婉兒。再說,醜媳婦始終要見公婆的,父母親早遲要回長安。如果自己將上官婉兒藏著掖著,反而心懷鬼胎,讓母親不滿。不如將她帶到洛陽,盡管當初答應帶她去,是不假思索的回答。

“大哥既然這樣說了,那就帶她去吧,不過終要小心一些”

“嗯,”李威應了一聲,轉過頭看著楊敏。

賀蘭敏之流放了,心病去了一些,不過京城中依然有一些不公平的傳聞,氣色稍好一點,可仍然十分清瘦。相比之下,倒是李威越發地生龍活虎,本來尖削的臉蛋上漸漸多了一些肉,蒼白的臉色,去掉了偽裝的黃粉,也有了一些紅暈。還是很瘦,可幾乎一天下來,咳嗽的聲音不超過十次。

當然了,如果還象以前那樣咳嗽,一副病癆鬼的樣子,縱然將《三國演義》《西遊記》或者《安徒生童話》全搬了過來,或者即使救了李令月,李令月也未必象現在這樣,對他依賴。

林黛玉固然讓人憐愛,可那是女人,如果是男人嘛

人多,楊敏有些兒害羞,道:“妾身聽聞太子即將去東都,因此,趕來祝福一下。”

說話間,上官婉兒替眾人沏茶,動作十分標準。

李顯是少年人,又嘴直口快,問道:“婉兒,你這個沏茶,是何處學來的?”

“奴婢自小在掖庭宮長大,伺候人慣了,因此學得的。”

“我聽小妹說,你會背很多詩。”

“不是很多,會背一些。《詩經》裏的短詩會背一點出來,還有其他的詩篇。”

李顯很敬佩。其實兄妹五人,除了李賢這個變態外,其他四人,李令月尚小,李威不提,李顯與李旦學業也還可的,就是李顯雖然性子直爽,在弘文館同齡人中,也名列中上。大約這也是李治與武則天的遺傳在起作用。

不過讀與背是兩回事。能讀懂,甚至能解釋一二,可是背誦是另外一回事。如果年齡到了李顯這時,會背一些,倒也自然,但上官小婉畢竟很小,又是在掖庭宮長大的。

李顯好奇問:“你是何處學來的?”

“母親大人教導的。”撿書一節略去。

李威越發覺得有意思,難怪以後能翻雲覆雨,打小就是一個人小鬼大的主兒。

“除了詩,會不會背賦?”

“這個奴婢背得倒是不多,隻有司馬相如、左思、庚亮、曹植等數人的少數賦文。”

“哦,《三都賦》會不會背出?”

“這個是左思左太衝的名篇,奴婢僥幸會背得,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楊雄曰。奴婢還會背他寫的《白發賦》,星星白發,生於鬢垂。雖非青蠅,穢我光儀”

一口氣將兩篇賦文背完,竟也一字不差。

李威擦了一把汗,奶奶的,讓我背《三都賦》尚可,可至少會錯好幾個字。至於《白發賦》,聽過,卻頂多能背出其中一兩句話。

這個小蘿莉長大後,恐怕就是老二也不及吧。

事實也如此,李賢他們全讓這個小蘿莉這一手震住了。

楊敏都不由地擰著小眉頭,緊迫啊,東宮中碧兒的無微不至對太子的關懷,這個小姑娘才八歲,就善懂人意,再加上這個資質天份,為什麼婚期那麼晚,還要等幾個月?

李賢道:“大哥,善待。”

“殿下對奴婢可好哪,”上官小婉立即替李威辨護。

李賢有些無語,愣了愣,說道:“大哥,卻是好福氣。”

“二弟,你還小,學業要緊,天涯何處無芳草,”李威得意地拍了拍李賢的肩膀。其實十八歲,在這個時代不算小了。話音一轉,又說道:“不過你們一起過來了,正好,今天跟我一道出去一趟,帶你們看看兩樣好東西。”

“喏!”眾人一起高興地答道。

這是看城南的漚竹與高梁苗的。相比於現在對詩文的看重,李威並不以為意。在他看來,即使是《三都賦》,也未必有江東犁有意義。就是《桃花源記》也未必有成功的竹紙有意義。

當然嘍,如果他能製造出火車,或者造出槍支大炮的啥,唐朝立馬就有可能統一全世界了,這肯定比《離騷》是更有意義的嘀,問題他有沒有這份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