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榆
大果榆別名黃榆、山榆、毛榆,落葉喬木或灌木,高可達10米。樹皮灰褐色,淺縱裂;小枝棕褐色,被疏毛,兩側常具木栓質翅。單葉,互生,葉片革質,粗糙,倒卵形或寬倒卵形。花5~9朵簇於去年枝上或當年枝基部,花被鍾狀,種子位於翅果中部。花期4月,果期5~6月。生於山坡、山麓、溝穀礫石地。分布於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及華東等地區;朝鮮、俄羅斯及蒙古有分布。
家榆
家榆別名榆樹、白榆,喬木,高達20米,樹皮粗糙,暗灰色,不規則縱裂;小枝細長,黃褐色或灰褐色,光滑或具柔毛。單葉互生;葉片橢圓狀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花兩性,先葉開放,簇生於去年枝上,花萼4裂,紫紅色;雄蕊4,花藥紫色;雌蕊由2心皮合生,扁平,柱頭2裂。翅果近圓形或卵圓形,先端凹缺。種子位於翅果中部或稍偏上。花期4月,果熟期5月。
家榆的分布和用途
家榆生於森林草原、草原地帶的山地、溝穀及固定沙地。分布於內蒙古各地及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華中等地。根皮、樹皮(榆自皮)、葉(榆葉)及果實(榆錢)入中藥。中藥榆白皮、榆葉,其味甘,性平。榆白皮有利水,安神,解毒,消腫的功用。榆葉有利尿,止咳祛痰,潤腸的功用。榆錢,其味微辛,性平,可以安神健脾。
小葉樸
小葉樸又名棒棒木、棒棒樹、棒子木、棒子樹、黑彈木、黑彈樹、樸樹、木黃瓜樹、白麻子、白麻樹等。屬於落葉喬木,高達10米。樹皮光滑,淺灰色。小枝光滑,開展,淺褐色,葉斜卵形或橢圓形。核果近球形,果核光滑,稀有不明顯網紋。果期7~8月。生於向陽山坡地,分布於我國東北南部、華北、華中等地。樹皮、樹幹、枝條入藥,有祛痰,止咳,平喘的功效,用於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
“北方杉木”
楸樹是長江以北地區的重要用材樹種,享有“北方杉木”的美譽。它木材堅韌、致密,紋理美觀,不翹不裂,耐腐朽,既是優良的家具用材,又可廣泛用於建築、橋梁、造船和工藝雕刻上。楸樹的樹皮、葉、種子均可入藥。花可炒食,還可提取芳香油。在工廠、礦區種植楸樹,可抗二氧化碳和氯氣。
古代行道樹——槐樹
槐樹是一種豆科喬木,幼樹樹皮綠色,老時樹皮變為灰黑色,上麵有塊狀深裂。葉為羽狀複葉,小葉的前端是尖形的,花似蝶形,淡黃白色或淡綠色,花期很長,從盛夏至涼秋,開花不斷,盛開時,夾路飛黃,落英繽紛。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對盛開的槐花有過深入的觀察,他在詩中寫道:“槐花滿田地,僅絕人行跡”;“薄暮宅門前,槐花深一寸”。古代人們就非常喜愛它。把它作為行道樹,植於大道兩旁。唐代詩人羅鄴就留有“古道槐花滿樹開”的詩句。韓愈也有“夾道疏槐出老根”的詩句。李濤在詩中寫道:“落日長安道,秋槐滿地花。”這些都記述了古代槐樹作為行道樹的盛況。
“長壽樹”——槐樹
槐樹是有名的長壽樹,其壽命之長並不在銀杏、鬆、柏之下。河北省涉縣故新村有一古槐,胸圍達14.4米,主幹直徑達4.5米。樹下有碑文記載秦兵攻趙曾在樹下歇馬,說明它至今少說也有2300多歲。河南陝縣觀音堂有古槐一株,主幹直徑3米,樹齡高達2000多歲,據說唐初名將尉遲敬德帶兵路過觀音堂時,曾勒馬觀槐,此事至今仍在當地流傳。山西洪洞縣廣濟寺有一棵老槐樹,相傳為漢代所植。這種古槐在山西全省有400多株。
槐樹的實用價值
槐樹的木質堅硬,為優質的建築材料。槐葉可食,可以救荒,槐花既是一種中藥材,又是黃色的染料。槐樹花謝後,在十月結成念珠狀的槐豆角,其果皮中含有葡萄糖,可以提製飴糖;果皮中還含有“路丁”,具有降血壓之功效。種子裏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澱粉和少量的脂肪,是製造醬油和釀酒的原料。
龍爪槐
龍爪槐為落葉喬木,槐樹的一個變種。龍爪槐小枝柔軟下垂,樹冠如傘,狀態優美,枝條構成盤狀,上部蟠曲如龍,老樹奇特蒼古。樹勢較弱,主側枝差異性不明顯,大枝彎曲扭轉,小枝下垂,冠層可達50~70厘米厚,是名貴的風景樹。它的樹冠從樹幹頂端往四下蓬鬆下垂,像少女的一頭秀發,婀娜多姿,把大自然裝扮得更加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