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區別唐人的新家園和老家園,我們就稱唐人的新家園為新唐,老家園稱為舊唐。
來到新唐之後,唐人發現這裏已有了原住民。他們要想在這裏定居下來,要麼與新唐的原住民融合在一起,要麼就是將他們驅逐,除了這兩條路外,他們就隻能選擇離開新唐另尋別處了。但經過了近半年的長途跋涉,百姓死傷近三成,他們又那還有信心繼續前行。
新唐生活著兩個大族。這兩個大族一個是信奉九嬰的九嬰族,一個信奉大風的大風族。這兩個部族長期一來生活在新唐,他們與猰貐和鑿齒不同,他們從來不相互爭鬥,而是和睦相處,世代通婚。但是他們卻十分排外,很難接受外族與他們共存。
唐民為了不與新唐原住民發生衝突,他們一直生活在新唐的外圍,可即便此,唐民,與新唐原住民之間的衝突還是未見減少,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麵對如此情形,唐侯堯再次招集猰貐與鑿齒兩族首領,以及放棄和羿過來商議。羿是唐民在翻越太行山時。招納的一位善射的射手。羿在對堯武功上的支持,無論你如何估量都不過分。
提到異我們不得不說到一個傳說和一個人。一個傳說就是後羿射日的傳說,相傳在堯在位期間,出現過十日同出的天地異象,於是堯招募天下英雄,最後一位叫後羿的英雄,射落了九日,隻留一日,為人類帶來溫暖。另外還有一個人,就是篡奪夏朝王權的羿,這個羿就是後羿的後代。由這兩個故事我們不難看出後羿的的分量。
話說遠了,我們還是來說說堯和他手下幾個大臣如何解決新老唐民的衝突問題吧。羿是一介武夫,對於他來說最好的解決辦法自然就是武力。但是他的提議卻招到了契的反對:“我們經過長途跋涉,百姓已經十分困苦,所剩之人更是不到先前的十之七八,這還是在來的路上一路補充的結果,如果沒有沿途補充的那些百姓,我們現在可能所剩之人還不如出發時的一半,如果這時還要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就算我們能勝利,那麼我們還能剩下多少百姓。那麼改動這場戰爭的意義又在哪?”
羿一時無語,過了好半天這才問道:“如果不發動戰爭那你有什麼好辦法解決眼前的矛盾?”
契沉思了片刻說道:“談判!”
“談判?”聽到談判二字,猰貐和鑿齒以及羿都感到有些茫然,隻有堯似乎看到了一絲希望。於是問道:“如何談判?”
隻聽契娓娓道來:“我聽說九嬰與大風兩族隻所以長期和睦,沒有出現過什麼大的衝突,原因就在於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智者——放棄。”
羿還是有些不明白,問道:“可這又與我們有什麼關糸?他們中如果也有智者存在,那對我們不隻會更加不利嗎?”
契微微一笑,說道:“隻要他們存在智者,那麼他們就會講理,而不會做一些衝動的事情。”
羿聽出契話中的弦外之間,不免有些麵紅耳赤,堯卻啥啥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