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天和也是大漢的天和(1 / 2)

“臣下見過陛下,陛下萬年。”

兩日後。

洛陽宮中,賈詡和華佗來到了宮中。

“文和,元化來了,坐。

小白,小雯,你們先出去。

告訴韓莊,殿外五十步,禁止任何人靠近。”

見兩人到來,劉協放下手上的書本,對隨侍和殿外的護衛吩咐了一聲。

“是,陛下。”

董白兩人應了一聲退了出去。

華佗和賈詡對視了一眼,不由有些緊張了起來。

“先坐,先坐,莫要緊張。

今日喚你們前來,是關於醫學科創建一事了。

國學之中雖然有醫學一科,但目前卻是歸在工學之內。

其中緣由你們也清楚,這一來是當時人數還少,不管是學子還是夫子都不夠。

二來是那各行各業的工匠,也各有幾手止血活絡的手段。

也算是有些相通之處。

但如今學子夫子,也都多了起來。

另外,醫學所涵甚廣,繼續掛在工學之下,使得工學的管理過於龐雜,所以也是時候分一下了。

元化,你來說說,醫科設立之後,應當分成幾科?”

劉協看向華佗詢問道。

“臣以為應當分成三處,一個是采藥製藥,一個救病治人,一個主管各種牲畜救治。”

華佗想了想後回複道。

其實若是按照華佗的想法,醫者就不應該分科。

醫生就應該要能采藥,製藥,救人,便是獸醫也應該要會一些,畢竟有些病情是人畜相通的,無非就是一個用藥計量的問題。

不過他也走南闖北許多年,其中很多時間,都花在了采藥上。

後來收了弟子之後,采藥的事情,就大部分交給了弟子。

所以他認為采藥和製藥,可以學醫稍稍分一下。

成績好的,就去學醫,就把精力盡量的放在救人上麵。

成績差些的,那學會采藥製藥就行了,給醫生當後勤。

至於獸醫那一塊,成績墊底的去辦就行了,畢竟牲畜對於人來說,優先度還是低一些的。

“就三科?

這樣一來,一個學子想要學完需要多少年,你帶的那些徒弟,久些的有十來年了吧,他們為何還不能出師?

若是醫學學子皆是如此,十年,二十年都不能出師,不能獨自行醫。

那大漢的百姓要等多少年才能看上病?

樣樣精通的,那是神醫,大漢至今數百年,總共才幾個神醫?

依朕所見,醫科應當分為外科,內科兩大類,大類之中還要細分,心肝脾髒各有對應,眼耳口鼻也有各有注重。

刀傷的治刀傷,摔傷的治摔傷,肚子疼的治肚子,腦袋疼治腦袋。

一個醫生專精一科便可。

當然,朕也知道,有些病症是各處並發的,各科專精的醫師,或許治不好,但是這種病終究是少數,更多的病,還是哪裏有病疼哪裏。

全麵的醫師我們也可以培養,但你不能指望每一個學子都這樣吧。

隻有這樣,醫學的學子才能在三到五年之內完成學業。

獸醫目前可以全麵些,當下大漢百姓飼養的家禽家畜也不多。

但是,日後也要進行分門別類。

而且獸醫的治療方式,要盡量的簡化,一些簡單的家禽治療。

最好能讓天下百姓都能學會。”

劉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陛下高見,臣下受教了。”

聽到劉協的話,華佗也沒有辯解什麼。

“嗯,這事情你們兩人回去整理一下,將分科分類細化下來。

而後就著手劃分事宜。

對了,元化,前些時日,朕聽禁軍所言,你又弄出來了一款新的金瘡藥,聽說止血結痂的效果很好。”

劉協點了點頭,而後看似隨意的提了一句。

“是有此事,先前陛下令人從峨眉,捕捉了一些猴子前來。

臣下與弟子,通過在這些猴子身上試藥,這一年多的時間下來。

臣下共研製出了三款金瘡藥,兩種續骨膏。

其中金瘡藥的效果倒是良好,特別是今年研製出來丙號金瘡藥。

用材便宜,製作容易,刀箭之傷,敷上之後,以紗布纏繞,不出片刻便可止血,其中臣下還摻入了麻沸散,內服還可鎮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