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公司新招了一批員工,在老板與大家的見麵會上,老板逐一點名。“黃燁(華)。”全場一片寂靜,沒有人應答。一個員工站起來,怯生生地說:“老板,我叫黃燁(葉),不叫黃燁(華)。”人群中發出一陣低低的笑聲。老板的臉色有些不自然。“報告經理,我是打字員,是我把字打錯了。”一個精幹的小夥子站了起來,說道。“太馬虎了,下次注意。”老板揮揮手,接著念下去。沒多久,打字員被提升為公關部經理,叫黃燁的那個員工則被解雇了。表麵看來,這個老板沒有什麼水平,打字員是在拍馬屁。實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知識欠缺,犯錯誤出洋相難以避免。作為下屬,有什麼必要當眾糾正呢?如果這個叫黃燁的員工當時應答,事後再巧妙地糾正,就不會傷害老板的麵子了。好在那個打字員承認自己錯了,才巧妙地讓老板從尷尬中走了出來。
老板有錯時,最好不要當眾糾正。如果錯誤不明顯不關大局,其他人也沒發覺,不妨“裝聾作啞”,等事後再予以彌補。
有一個老板在會上將一組財務數據講錯了,一個做財務工作的下屬沒有馬上糾正。他在做財務報表時,將老板說錯的數據糾正了過來。老板看到財務報表時,才知道自己在會上說錯了。因此,對這個員工的好感大增。有時,老板的錯誤明顯,確有糾正的必要,最好尋找一種能使老板意識到而不讓其他人覺察的方式糾正,讓人感覺到老板自己發現了錯誤,而不是下屬指出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甚至一聲咳嗽都可能解決問題。無論什麼事情,碰巧是老板的錯誤,作為下屬都應該給老板留情麵,然後想辦法彌補損失。這樣做,既顯得你通達人情,又能讓老板看到你的工作能力,真是一舉兩得。
一個青年來到城市打工,不久因為工作勤奮,老板將一個小公司交給他打理。他將這個小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條,業績直線上升。有一個外商聽說之後,想同他洽談一個合作項目。當談判結束後,他邀請的這位也是黑眼睛、黃皮膚的外商共進晚餐。晚餐很簡單,幾個盤子都吃得幹幹淨淨,隻剩下兩隻小籠包子。他對服務小姐說,請把這兩隻包子裝進食品袋裏,我帶走。外商當即站起來表示,明天就同他簽合同。
因將吃剩下的兩隻小籠包帶走這樣極其平凡的小事感動了外商,使外商順利地與他簽訂了合同。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小事的威力。
有一家招聘高級管理人才的公司,對一群應聘者進行複試。盡管不少應聘者都很自信地回答了考官們的提問,但最終卻未被錄用,隻能怏怏離去。這時,一位應聘者走進考場後,看到地毯上有一個紙團。因為地毯很幹淨,那個紙團顯得很不協調。這位應聘者便彎腰撿起了紙團,準備將它扔進紙簍裏。這時,考官發話了:“您好,朋友,請看看您撿起的紙團吧!”這位應聘者遲疑地打開紙團,隻見上麵寫著:“熱忱歡迎您到我們公司任職。”幾年以後,這位撿紙團的應聘者成了這家著名公司的總裁。
成功青睞有心人,有時是生活中很小的一件事,就能改變你的命運。比如,一條簡短的信息、發現某種產品的缺陷、注意到某種需求在不斷增長等等,即使身邊一些別人熟視無睹的事物中,也孕育著許多機會。
細小錯誤致命傷
人生中一些細小的錯誤可能會帶來致命的傷害,一些企業因細節而出現失誤甚至導致失敗的情況並不鮮見。近兩三年來,中國汽車市場上鬧得沸沸揚揚的日本三菱汽車事件。2001年,發生三菱的“帕傑羅事件”,就是因為帕傑羅V31、V33兩種車型設計不當,使固定在後車軸上的製動油管和固定在車身上的製動感載閥在行駛中碰撞和摩擦,從而導致製動油管磨損穿孔、製動液外漏造成製動失效。後來,兩款三菱輕型轎車又因細節問題而被迫召回,其細節問題是:由於蓄電池的安裝位置不合適,當蓄電池表麵淋上雨水時,雨水會通過交換液體的開關浸入蓄電池中,因而有可能導致蓄電池液體溢出。
兩次事件出現的問題、可以說均是細節問題。問題發生後,使得三菱公司不得不召回存在問題的汽車,損失可謂慘重。三菱公司的教訓是深刻的,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引以為戒,以免重蹈覆轍。
有這樣一則故事。
很久以前,獅子國想借道羊國以便攻打鹿國,獅子國的國王就與軍師商量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