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昆15世宇帝元年秋,40歲的都天道橫掃大草原,阿蘭巴托之戰擊敗敦克爾部,敦克爾退守草原東部庇護於暴風帝國的羽翼之下。都天道用了25年的時光,終於完成了他10歲時即宣之於口的心願。成為草原霸主。
同年冬天,經過一段時間都籌備,都天道在阿蘭巴托仿效中原各國,建立起封建中央集權王朝——丹,史稱西丹王朝,都天道自稱狼王。冊立桑琳娜為後,長子都朗為太子,次子都勇為平南王鎮守王國南部。各種製度盡皆仿效西昆王朝建製,西丹的說法正式走上了大陸曆史舞台。
第二年春耕時分,都天道以都勇為平南大元帥,布托為先鋒大將軍,領兵5萬,從祁連山進發,南下山雎關,連下十城,西昆軍望風披靡,兵鋒直指西昆都城。宇帝從東麵鯤鵬要塞調胡世星回朝,保衛帝都昆侖城。
西丹大軍圍困帝國皇城20日方才退。蒼狼鐵騎南下不僅讓西昆百姓蒙受了巨大的災難,同時西丹大軍所到之處大勢**擄掠,弄的民不聊生。雖朝廷法律,便民不得內遷,但是現在平民流離失所,背井離鄉,哪裏管得這許多,大量內擁,很多人甚至逃到炎融去了,致使祁連山以南大部地區平原竟然荒蕪人煙。
此後多年,西丹王朝春秋兩季必整軍來犯,每次都是輕裝簡從,並不帶多少糧草輜重,打了就跑,西昆帝國在北方囤積大量的軍力,在祁連山以南連續設五道關卡,層層設防,以烽火為號。是以西丹軍南下便受到阻礙,再沒有攻到過帝國都城。所得者比之第一次南侵就小得多。但國之將亡,必生妖孽,西丹帝國外有強敵窺視,內部卻也是矛盾重重。
宇帝9年,大將軍胡世星病死,帝國失去擎天一柱,皇太子建議啟用胡世星之子十七歲胡天高為將,宇帝同意了,命胡天高為鯤鵬副守,去鯤鵬要塞曆練曆練。
宇帝10年起,西昆帝國南部五,連續3年大汗,莊稼顆粒無收。名不聊生、異子相食者不計其數,而朝廷腐敗,官員層層盤剝,賑災錢糧道百姓手中已經所剩無幾了。南部五省因此連續發生了超過十起農民起義,雖然最終皆被鎮壓下去,但是,西昆帝國已經日落西山,滅亡隻是遲早的事情。
宇帝15年臘月二十日,宇帝駕崩於景德殿,第二年初,大皇子玄黃即位,稱西昆十六世皇帝。
十六世黃帝元年3月初8,鎮北關。
“報,稟韓將軍,探子來報,西丹軍叩關,距此以不到20裏!”副將道。
“什麼,怎麼沒有不見山雎關烽火?”韓將軍跳了起來,氣急敗壞的道。
副將答道:“稟將軍,探子來報,墨菲開門獻關,西丹軍沒有遭到任何抵抗!”
“墨菲惡賊,賣國求榮,我操你十八代祖宗,傳我命令,所有人員上城迎敵,放烽火!”韓將軍向自己的武器甲胄跑去。
“將軍且慢,屬下尚有密報容奏。”副將接著說道。韓將軍停了下來,疑惑看著他。副將走近身前。
“什麼————”韓將軍隻覺脖子一涼,一臉不相信的看著副將,
“你、你。。。。。。”便陷入了無邊的黑暗。
3月15日,西昆昆侖皇城正德宮,新皇真在大宴群臣,瓊漿玉液,殊滋異味,海一般的上來;美女歌姬,輕歌曼舞,一個個的輪番上演。好一派太平盛世的樣子。
一曲歌罷,皇帝高舉酒杯笑道:“列為愛卿,我門同飲此杯!”
眾人謝賞喝了,群臣中一人喊道:“當今天下,四海升平,萬民歸心,臣民翹首期盼吾皇千秋萬歲,永葆大昆啊!”。
“說的好,賞!”
“皇上,韶郡祥瑞,鳳息梧桐,實乃盛世之兆啊。”
“好,賞!”
“皇上,川郡佳麗,天下杜絕,郡守送選100佳麗,賀吾皇壽!”
“好、好,大大的有賞!”
“皇上,西丹宵小,敢犯我大昆天威,墨菲將軍率軍殺敵,斬殺3萬,俘獲無數啊!”
“好、好、好,賞!”
。。。。。。
宮內一片歡聲笑語,歌舞升平的氣象,宮外匆匆闖進一名渾身浴血的將軍帶著一對人馬,往宮內便走,四周宮女太監,一看到這陣勢都嚇傻了。那將軍也不通報,闖進宮來。當看到宮內君君臣臣,聲色犬馬,阿諛奉承,心如刀割,轟然跪下,高聲痛哭:“皇上,西丹大軍以兵臨城下,玄湖奸賊開啟城門引賊入城,已經殺向宮中來了,皇上!”
“大將軍,你說什麼?剛才不是說墨菲打敗西丹軍,殺敵3萬,繳獲無數麼?”
大將軍看著四周驚慌失措的群臣,恨聲道:“汝等奸佞,誤國誤民,真恨沒早殺汝等!”旋即向皇帝急道:“皇上,臣護送您快逃吧,再遲可就來不及啦。”
“朕的愛妃。。。。。。”
“來不及了,皇上!來人,護送皇上出宮。”
。。。。。。
昆侖宮西丹皇帝龍庭,都天道泰然高坐龍椅,拍拍兩邊二龍金雕。
“這龍椅不錯啊,隻是對你來說就是大了點。哈哈哈哈”。
玄湖狼狽之極,隻得說道:“狼王說笑了。”
“二王爺,本王以按照約定,替你奪回了政權,我們的約定?”
“狼王放心,下臣即可命人勘定五郡與貴國。此後,年年賦上,歲歲來朝。”
“好說,好說,二王爺,聽說大將軍保護玄黃逃了出去,二王爺要想寶座安穩,斬草除根,除惡務盡啊。”
“狼王說的是,下臣即可命人追殺!”
“這樣吧,送佛送到西,我再借你一萬騎兵如何!”
“如此最好,西丹鐵騎,訊若驚雷,玄黃這下是逃不掉了。”
“哈哈哈哈,好說,好說!”
二皇子即命其舅墨雨率領一萬大軍與都勇軍合兵一處,緊緊的追趕,玄黃在大將軍兩千鐵甲保護之下一路逃竄,時不時受到墨雨軍截殺,等到大軍到達鯤鵬要塞之時,已經是不足五十人了。玄黃等人到達要塞之時已是形同叫化,個個帶傷,且個個攜帶兵器,自然被要塞守軍給截住。前方無路,後麵追兵隨時都能追上,真是上天無路下地無門。
鯤鵬要塞的守備胡天高此時異常煩悶,糧草已經延誤三天沒有來,派了三批人去追討,一個不見回轉,今天一早,狠狠的訓斥軍需官一頓,閑著無聊,登上要塞城牆觀望。發現外麵一群叫花子和守備軍在吵嚷,仔細一看,早唬得他心膽俱裂,發現叫化中竟有新皇、丞相、大將軍等人,立刻率軍出塞接駕,把個落難天子等人接了進去。
此時玄黃已經心膽俱裂,萎靡成一團,哪裏還像個天子的樣子。大將軍將國內政變之事粗略相告,胡天高目眥欲裂,便請命調兵與追兵決一死戰。大將軍大喜,正要應允。這時丞相忙出來阻止。
“不必了!大將軍、胡將軍!大勢已去了。。。。。。”
大將軍怒道:“我有三萬守軍,要全殲對方兩萬人馬還不是手到擒來!?
丞相大哭道:“大將軍還沒有看明白麼,天子蒙塵,一路東逃至鯤鵬要塞,竟無一兵一卒勤王保駕,我們已經被臣民徹底的拋棄了,我們大勢已去了,西昆實際上是亡於我等之手啊,我們是國家的罪人。”
眾人不禁跟著嚎啕大哭。齊聲道:“為今之計,我們當如何處置?”
“如今之計”,丞相略為思量,向胡天高示意屏退左右,胡天高方讓帳內眾人現行退下,隻留皇帝、丞相、大將軍、胡天高四人。
丞相接著說道“我等隻能逃往暴風帝國,徐圖東山再起。”
胡天高道:“鯤鵬要塞3萬守備軍,誓死效忠聖上。”
大將軍道:“既如此,我等率軍投降了暴風帝國,即刻讓人去暴風軍投遞降表。”
丞相道:“且慢,此事萬萬不可。”
大將軍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到底想怎麼樣?”
丞相向玄黃跪下,失聲痛哭道:“皇上,事到如今,玄湖竊據帝位,已經既成事實了。”
大將軍怒道:“我們都知道,你還來再說什麼?”
丞相哭道:“如今之計,有三條路可走,第一條,讓大昆仍為我玄氏統治,大昆國旗幟不改,宗廟不毀。第二條,讓西丹狼子占據我大昆天下,我玄氏統治被頭崩瓦解。第三條,大昆天下為暴風所占據。皇上,您選擇哪一條?”
“若朕選擇第一條便如何?”
“皇上若選擇第一條,則必須讓玄湖逆賊竊據帝位,玄湖逆賊引外族入關,實以天人公憤,民心絕不在他那邊,我等將來潛回國內聯絡一班舊部,東山再起,這一條把握最大。”
玄黃恨聲道:“若朕選擇第二條又當如何?”
“皇上若選擇第二條,則我等即可逃離大昆,都天道傾全國之力,十萬大軍,玄湖蠢賊請神容易送神難啊,我料都天道必殺玄湖以代之。則我玄氏天下一朝覆滅,都天道何等英雄,治理國家自然比玄湖蠢賊要強得多,我等想東山再起,難度就打的多。”丞相答道。
玄黃問道:“你既然說都天道必殺玄湖以代之,那麼第一條玄湖又如何能送走那座瘟神?”
丞相回到道:“第一條隻能說,看上天是否佑我玄氏大昆了,選擇第一條,我等需即刻投靠暴風,請暴風出兵阿蘭巴托,倘若阿蘭巴托被圍之時,都天道尚未向玄湖動手,那麼我玄氏天下便保住了。
玄黃問道:“第三條路又怎麼說?”
丞相答道:“陛下若選擇第三條,則我等獻出鯤鵬要塞投降暴風,我料暴風必從敦克爾出奇兵襲擊西丹王庭阿蘭巴托,西丹大軍必倉皇退回草原保佑王庭。暴風關外囤積的20萬守軍西出鯤鵬要塞,一舉將大昆帝國並入暴風帝國的版圖。”
於是眾人陷入沉思,大將軍插口道:“丞相分析,絲絲入扣,隻不知第二條與第三條有什麼分別?”
丞相答道:“若第二條,西丹占領我大昆天下,西丹畢竟是異族,民眾必不能服從,且西丹與我國國情大異,治理自然不能一概而論,倘若都天道法令上稍有不合國情之處,想必也會引起民眾的反感。是以,雖都天道是個奇才,但是我們複國的希望還是有的。但是若是第三條,大家要清楚,大昆、暴風、炎融三國本為一家,同為一族之民,我大昆子民在這種情況下是願意接受暴風、炎融的統治還是,我大昆玄氏的統治呢?大家都應該心裏很清楚,民心不會選擇我們,想想看,一旦暴風占領了大昆帝國,暴風對如何治理大昆想必是不需要人來教的,難道大家還認為複國有點點希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