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天道之始(1 / 3)

掌燈時,趙元辰令春桃二人守在外間,自己與藏雲在內屋席地打坐。

師徒二人互相麵對坐定,藏雲道:“武道之法分為內功和武技,武技即平常所說的招式,乃技擊的法術,隻要勤加練習,廣積經驗,便可以窺得其中門道。但若想將武技威力發揮至最大化,就需內功催使。”

“內功蓄養天地靈力,靈力可製敵於方圓之外,行法於丈許之間,靈力越盛,神通越大,若至巔頂之境,更可窺得天道,法用萬物,移星換鬥,行玄幻之事。現今武道極負盛名的六大高手,無一不是靈力深厚之輩。”

“然靈力深厚多寡,絕非經驗得之,需常年修煉積累,方可使之精純深厚。靈力愈加純厚,六識愈加敏銳,勁力也愈加雄強。”

“修煉靈力的內功心法各有不同,但在這之前,皆需深諳‘吞息吐納’之法。此法是修真的築基法門,可通達體內諸脈。愈早築基愈為有益,眼下你年幼氣清,正是築基的大好時機。我先助你開‘丹田氣海’,再傳你這吞息吐納之法。”

在這個世界上,修真的終極追求是天地間源極能量的開發,也就是所謂的“求天之道”,所以在修真的九重境界“天、神、仙、尊、真、聖、玄、塵、凡”中,以“天”境為極限。

事實上,在這九重境界中,進入“尊”境,便已意味著窺得神格,因此“天神仙尊”四境,也稱“神道”。

而人們通常所說的“武道”,嚴格劃分的話,是指“真聖玄凡”四道,隻不過數千年來,修真之人均在這四境束縛之內,無人飛升成神,所以,人們通常以“武道”蓋指修真。

古往今來,傳聞隻有萬年前的玄宗祖師長春真人與上一代天下三絕之首的靈霄子窺得了“神道”的門徑。

長春真人悟得天機後走火入魔,墮入魔道,由一天下共仰的有道之士,變成了一好色殘暴的淫色惡魔。據說他曾擄掠了數百名妙齡民婦,藏於深山中荒淫作樂,最後沒有“飛升”,反而歸西了。還有一說是說他最後得道升天,成了神仙,而其中是否屬實,卻是誰也不知了。

靈霄子則是修煉之時受外因攪擾,導致內息紊亂,最後抱憾而終。

而為求“天道”,這第一步便是由“凡”境入“塵”境,即“開丹田氣海。”

藏雲助趙元辰入定後,將純陽靈力緩緩渡入他臍下丹田處,不停地盤桓攪動。

三個時辰過後,趙元辰忽覺渾身通泰,小腹內有如日照其中,一時好不舒服。他大是歡欣鼓舞,暗讚道:“人體竟如此奇妙,果真潛力無窮!”

殊不知他天賜機遇,得藏雲九霄純陽神功之助,三個時辰內便將丹田氣海完全打開。而平常人若想開丹田氣海邁過修真的這一道門檻,沒有個十年八載的苦修,卻是難如登天。

趙元辰丹田氣海穩固後,藏雲又將一縷純陽靈力渡入了他經脈中,傳語道:“現在我傳你吞息吐納之法,你隻需按我靈力引導,將丹田之氣遊走全身經脈,按序位衝擊穴位便可。”二人已心意相通,所以不需藏雲開口說話,趙元辰即可知他意圖。

趙元辰按照藏雲所說,努力地控製了一絲丹田氣,慢慢跟隨那縷純陽靈力,遊走全身,衝擊穴位。一個時辰之後,已熟記了靈力運行的穴位順序,不需藏雲引導,已自可遊刃有餘地進行運氣導息。

藏雲驚訝他接受速度之快,顯然是已是明白了其中要旨,便收功起身,坐在椅上假寐。

趙元辰默練了兩個時辰,將一絲丹田氣遊走全身後,複歸入了丹田氣海。站起身時,東方已顯現出了魚肚白。雖然一夜未睡,但他絲毫未覺疲勞,反覺渾身輕盈安逸,似已睡了八九個時辰之久。不由心裏暗讚:“這吞息之法如此神妙,果真是強身健體的無上法門。”

又見藏雲倚在椅子上雙眼微閉,似已熟睡,心想:“這人對我還真不賴,雖說我救他性命,可我屢次出言譏刺,他也毫不為意,依舊收我為徒,還傳我救命功法,當真是個好人,以後須好好待他才是。”想到這裏,取了塊毯子,蓋在了藏雲身上。

藏雲這是並未睡著,他感覺到趙元辰的動作,正欲睜開眼睛,卻忽覺一絲暖意在內心深處蔓延了開來。

他半生孤獨,無牽無掛,今時陰錯陽差地收了這麼個鬼靈精怪、頑皮刁鑽的徒弟,心裏也甚是歡喜。此刻又見這徒弟如此孝順,他不禁情有所動,暗歎道:“或許這就是緣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