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長姐如母,這話用在我們姐弟身上乃是再好不過的了,雖說姐姐隻比我年長三歲,但是因為母親走得早,且因為父親公事繁忙家中並無其他長輩教導,故而我們便一路進京來到外祖家,承蒙外祖母並兩位舅舅教導,得以住在我們外祖父暮年時修養的院子。

外祖母家兄弟姐妹極多,隻是我們並不是十分親近,有的乃是年歲不相當,有的乃是庶出並不受外祖母寵愛,唯有個寶二哥偏生有些呆氣,姐姐十分嫌他聒噪,且男女有別總遠著他,故而我們姐弟在榮府也就隻有外祖母最為親近,餘者便隻有大舅舅大舅母能說的上幾句話罷了。

好在不過兩三年的功夫父親便封侯進京,我們一家三口終於得以團聚,雖說有些不舍外祖母,但到底還是自己的家裏住著順心遂意,且外祖母家人多口雜,每日裏大小事件不斷,到底我們林家人口簡單,許是清靜慣了。

離了榮國府,我同姐姐各自在京中也都有了一眾知己好友,日子過得簡單又有趣,且又認了義父義母,倒比從前更多了許多人來疼愛我們。而父親封侯之後便一直安心在府上休養,輕易並不沾染朝政之事,故而我們靖遠侯府一直都十分清靜,隻不過同些至交好友來往罷了。

隻是外祖母家的一個表妹著實有些讓人頭疼,每每大家聚在一起之時她總是對我分外熱情,若是一次兩次的到也就罷了,誰知對於姐姐她更是奉承,我也不是那般不知情趣的人,心中雖然疑惑但也不敢多說什麼,好在姐姐體諒我的心思,又有父親的話在,漸漸的兩家裏也就疏遠了。

隻是想到外祖母有時話裏話外的也會提起寧國府的四妹妹來,我這心裏大抵也是有些不是滋味的,難道我們兩家如今還不夠親近嗎,再者無論是四妹妹還是史家的雪妹妹,都隻不過是親戚而已,我何嘗有過非分之想。

好在男女有別,搬回了自家之後我們見麵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我也隻同那府裏璉二哥哥和環兒能說的上話,餘者竟是也都罷了。

隻是未曾料到的是,已漸漸到了要訂親年紀的姐姐竟然會被宮裏看中,指給了當時的端寧郡王。

在此之前父親早已為姐姐的婚事盤算許久,連我都知道義父義母也幫著挑選了許多名門之後,父親還未有個決斷之時卻是得了這樣的結果,雖說瞧不出姐姐的喜怒,但我們一家子這心裏卻多少都是有些不平的。

但事實已成定局,且一番交往下來我也察覺我這位未來姐夫為人正直且品貌不俗,父親雖說不滿卻也挑不出他的什麼不是來,漸漸的我們互相熟悉了之後倒是處的也放佛一家人一般,故而心中也就漸漸的接納了他。

最重要的是,瞧他對著姐姐十分用心的樣子,想來日後也是差不離的。

果然,成親之後的姐姐越發幸福,那種感覺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每每瞧著她同姐夫那相視一笑的默契和溫馨,連我心中也不免對於未來有些期待了。

且因為姐夫的緣故我同十五皇子也越發熟悉,因著年歲相當的關係也能玩的到一起去,聽他話裏話外的意思也是從沒見過如同我姐姐姐夫這般恩愛的夫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