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男人30,適當減壓:坦然麵對得與失(1 / 3)

男人30,總會感受到來自社會、家庭等方方麵麵的壓力,這種壓力往往令男人喘不過氣來。唯有學會給自己減壓,才能繼續前行;唯有學會給自己

減壓,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飛得更高;唯有學會給你自己減壓,才能得到一個幸福、完美的人生……

給心靈以自由的空間

不要束縛自己的心靈,要放飛心靈的自由,這樣我們才能在輕鬆的心境下收獲更多。

30歲的男人從來沒有停止過對自我的追尋。正因為如此,才常常迷失在自我當中,很容易受到周圍信息的暗示,並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從眾心理便是典型的證明。其實,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受到他人的影響和暗示。比如,在公共汽車上,你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個人張大嘴打了個哈欠,他周圍會有幾個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為他們受暗示性不強。哪些人受暗示性強呢?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測試檢查出來。

讓一個人水平伸出雙手,掌心朝上,閉上雙眼。告訴他現在他的左手上係了一個氫氣球,並且不斷向上飄;他的右手上綁了一塊大石頭,向下墜。三分鍾以後,看他雙手之間的差距,距離越大,則受暗示性越強。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是個人了解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

小文在朋友擔任老總的公司裏供職,為了朋友的信任和自身價值的實現,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在幾次大的業務活動中表現出色,深為老總賞識。但是後來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她和老總在很多公司的企劃和問題的處理上看法不一,甚至分歧很大。小文不願因為彼此的意見不合而傷了她們多年來的友情,但也不願違背自己的意願做事。她向別人訴說,那段日子她像鑽進了一個沒有門的圍城,很困惑,她不停地問自己該怎麼辦。

她的另一個朋友給她講了琴手譚盾的故事:譚盾初到美國時,隻能靠在街頭賣藝生存,那時有一個最賺錢的地盤——一家銀行的門口。和譚盾一起拉琴的還有一個黑人琴手,他們配合得很好。後來譚盾用賣藝的錢進入大學進修,十年後,譚盾已是一位在國際上知名的音樂家了。一次他發現那位黑人琴手還在那家銀行門前拉琴,就過去問候。那位黑人琴手開口便說:“嘿!夥計!你現在在哪個最賺錢的地盤拉琴?”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人,必須懂得及時抽身,離開那些看似最賺錢卻不能再進步的地方;人必須鼓起勇氣,不斷學習,才能開創出生命的另一高峰。

聽完故事,小文似乎有些如釋重負。後來聽說她提出了辭職,再後來遇見她時,她說:“生活真是公平,我現在有了自己滿意的工作,用自己的智慧創造著財富,而我的朋友也用她的機智走向了另一條成功的道路。放棄不但使我們之間的友誼更加堅固,還成就了我們各自的事業。”小文的經曆應該給我們以啟迪。

很多人不願意放棄自己所擁有的東西,雖然這些東西給你帶來過快樂,但是它就像手中的沙子,你越想把它抓得緊,它就越是從你的指縫中溜走。其實放棄也是一種智慧,它能讓你更加快樂。

有位留美的計算機博士,畢業後在美國找工作,結果好多家公司都不錄用他。思來想去,他決定收起所有的學位證書,以一種“最低身份”再去求職。

不久,一家公司錄用他為程序輸入員。這實在是大材小用,但他仍幹得一絲不苟。不久,老板發現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錯誤,非一般的程序輸入員可比。這時,他亮出學士證,老板給他一個與大學畢業生相稱的工作。

過了一段時間,老板發現他時常能提出許多獨到的有價值的建議,遠比一般大學生高明。這時他亮出了碩士證。老板又提升了他。

再過一段時間,老板覺得他的能力還是高人一籌。經了解,才知他是博士。這時,老板對他的水平已有了全麵認識,毫不猶豫地重用了他。

在協調兩種期待的策略上,那位留美博士的反序安排,給人的啟迪意味深長。

人們在塵世的喧囂中日複一日地進行著各自的奔波勞碌,像蜜蜂般振動著生活的羽翅,難免會有種種不安。隻要平靜地對待取舍,放棄應該放棄的,輕鬆地放飛自己的心靈,用一種樂觀的情緒觀察周圍的一切,就會發現,其實,置身於塵世的喧囂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過於沉重地審視塵世的喧囂而使自己的心境躁動著喧囂。

由鋼筋水泥簇擁而起的高樓將狹長的影子傾覆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空中縱橫的電線密如蛛網,偶爾棲落幾隻可愛的小麻雀,遠遠望去,如活蹦亂跳的音符,透過喧囂,竟給人以一種恬淡澈明的美妙。

心靈澄澈才會靈動,因靈動而產生輕鬆而美妙的韻律,這是一種奇特的透射能量,能穿越光怪陸離的霓虹與燈紅酒綠,穿越紅塵沉浮與大悲大喜,化解喧囂於無形之中。

所以,30歲的男人應該懂得放飛心靈的自由,這樣才能在輕鬆的心境下收獲更多;給心靈足夠的自由空間,心情就會豁然開朗。

用樂觀的態度麵對生活

俄國詩人普希金說過:“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鬱的日子裏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生命是多彩的,它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關鍵是看你如何把握生活,享受生命。用微笑來麵對生活,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會感到生活的溫暖,漆黑的午夜也會看到希望的曙光。用微笑來麵對生活,用微笑來麵對每個人每件事,你就會看到陽光燦爛,迎接你的必定是一路的鳥語花香。

美國的著名歌唱家卡絲·戴莉有一副動人的歌喉,唱起歌來婉轉美妙,像百靈鳥一樣,但她卻長著一口暴牙,十分難看。她在參加歌唱比賽時,總是顧及自己難看的暴牙,盡力避免將口張得太開,一方麵要放聲歌唱,一方麵又要極力掩飾自己的缺點,所以她的表演失敗了。幾乎每次參賽都是如此,她漸漸對自己感到絕望了。隻有一個評委發現了她的歌唱天賦,告訴她“你有唱歌的天才,你會取得成功,但你必須忘掉自己的暴牙”。在這位評委的幫助下,女孩漸漸走出自己暴牙的心理陰影,在一次全國大賽中,她極富個性化的演唱傾倒了觀眾,征服了評委,最終脫穎而出。

長得醜點是一種缺陷,但如果隻盯著自己的缺陷,它就會告訴你自己是多麼醜陋,多麼不幸,這時小小的不足掛齒的缺陷就會被放大成悲劇或災難。上帝關上一扇窗子的同時,又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子。我們不必為自己的平庸與醜陋感到自卑,隻要善於發現,你完全可以從這些自認為醜陋的缺陷中找到有價值的一麵。隻要我們能以一種平和樂觀的心態來對待人生,笑對人生,自己的所有缺陷看起來都會那麼美好。

微笑著對待自己,微笑著對待周圍的一切人或物。因為僅僅那一笑就足以使黑夜似乎也明亮起來了。樂觀的心態使你積極麵對人生,悲觀的心態讓你消極地看待一切。而樂觀與悲觀僅僅一念之差。我們有何理由不讓自己活得更快樂些呢?

有個小女孩長得有點醜。倒不是她的五官有什麼問題,而是搭配有點偏離正常比例。為此,這個小女孩十分自卑,常常怨天尤人,也從來沒見過她展露出笑容。

母親當然了解女兒的心事。為了幫助她擺脫心理困境,她把女兒帶到照相館去照相。

母親的要求很奇怪,她讓女兒在拍照時要保持微笑,同時,要求照相師不拍她女兒的整張臉,而是逐一對眼睛、鼻子、耳朵、嘴等五官單獨拍特寫。幫女兒拍完照後,她又拿出美國著名女星瑪麗蓮.夢露的頭像,讓照相師翻拍,並把五官一一割開。

照片一衝出來,母親就把女兒的五官照片和著名女星瑪麗蓮·夢露的五官照片一一對照貼到女兒臥房的牆上。

每當女兒自卑的時候,母親就讓女兒看看那些被分割的照片,說:“和世界上最著名的美女比較一下,你哪個地方會比她差?”

還未成年的女兒迷惑地看了看母親,將信將疑。後來,她把自己的這些照片指給那些閨中密友看。密友在不知名的情況下,有的說她的眼睛比那個外國佬的眼睛迷人,有的說她的嘴巴更性感。漸漸地,她相信了母親的話,真覺得自己並不比瑪麗蓮·夢露醜了,於是,她慢慢地開始微笑著對別人,對自己,對生活,自信也隨之而來。

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肯定會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當你換個角度來看時,這個缺陷並不致命,甚至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從生理上來說,世上很難找到十全十美的完美之人。人有生理缺陷當然遺憾,但它既已存在,我們就該泰然處之,微笑待之。

假如你能夠絕對拒絕那些奪去你快樂的情感魔鬼;假如你能敞開自己的心扉,但絕不讓黑暗闖入;假如你能明白,這些心魔的存在,隻是你自己為它們提供了方便,那麼它們就不會再光顧你了。努力養成一種愉快的修養!假如你本來沒有這種修養,隻要你能努力,不久就會具有這種美德的。

有一個神經科專家告訴人家,他發明了一個治療憂鬱病的新方法。他勸告他的病人,在任何環境下都要笑。強迫自己,無論心中喜歡不喜歡,都要笑。“笑吧!”他對病人說,“連續著笑吧!不要停止你們的笑!最低限度,試著把你們的嘴角上翹。這樣不停地笑時,看你感覺怎樣!”他就是用這種方法治愈他的病人的。

把憂鬱在數分鍾之內驅逐出心境,這在一個精神良好的人是完全可能的。但多數人的缺點就在不肯敞開心扉,讓愉快、希望、樂觀的陽光照進,相反卻緊閉心扉想以內在的能力驅除黑暗。他們不知道一縷陽光的射入會立刻消除黑暗,驅出那些隻能在黑暗中生存的心魔!

在你感覺到憂鬱、失望時,當你努力改變環境時,無論遭遇怎樣,不要反複想到你的不幸,不要多想目前使你痛苦的事情。要想那些最愉快最欣喜的事情,要以最寬厚親切的心情對待人,要說那些最和藹最有趣的話,要以最大的努力來放出快樂,要喜歡你周圍的人!這樣,你很快就會經曆到一個神奇的精神變化,遮蔽你心田的黑影將會逃走,而快樂的陽光將照耀你的全部生命!

把名利當做過眼雲煙

促使人開拓進取的是名利,阻礙人向前邁進的是名利,使人墜入萬丈深淵的也是名利。所以,人生在世,千萬不要把名利看得太重,方能超然物外,活得輕鬆快樂。

人生活在社會中,最喜歡的就是功名利祿,古往今來多少的豪傑誌士,都是在這上麵消磨了青春年華。他們甚至耗費了畢生的精力,也最多隻落了一個空名而已。雖然是這樣,但還是不乏不貪戀這功名利祿之人。

春秋末年,範蟸為了謀取功名,到越國輔佐越王勾踐,被封為大夫,後升至上閨怨軍。

此時,越國與吳國結仇,吳王夫差日夜操練兵馬準備攻越,越王勾踐想先發製人去伐吳。範蟸就勸阻勾踐說:“大王不能這麼做,我聽說兵器是不吉利的東西,戰爭是違背道德的,爭鬥是各種事情中最末等的事,違背道德,好用凶器,幹末等之事,老天爺也是不讚成的,所以無故起兵是不利的。”但是勾踐不聽勸告,於是吳越兩軍交戰,結果越軍大敗,越王勾踐被吳軍包圍。這時,勾踐悔之莫及,就向範.請求救國之策。因此,範蟸就建議勾踐派人去給吳王送厚禮,並向他們求和。於是勾踐就派文種去向吳王求和。

文種多次求見,吳王夫差才同意勾踐的請求,撤兵回國,但要把勾踐夫婦帶回吳國做臣子並伺候自己。勾踐把國家大事托給大夫文種,自己帶上夫人和範.到吳國去做人質。到了吳國,夫差讓他們住在先王墳墓旁的石頭屋裏,為吳王養馬。吳王每次出去,都要勾踐為其拉馬。範蟸就更苦了,他在人前與勾踐一起伺候吳王,在人後還要伺候勾踐,還得不斷活動,給人送禮,觀察形勢,勾踐有時忍不住了,範.還得安撫他,以免前功盡棄。這樣經過三年的痛苦生活,吳王夫差認為勾踐真的臣服自己了,於是就把他們放回越國。

勾踐回到越國後,為了能使自己牢記亡國的恥辱,不讓在臥室內鋪放錦繡被褥,隻鋪上柴草,還在屋裏掛一個苦膽,每次吃飯之前,都要嚐一嚐膽的苦味。勾踐覺得範.的才能和忠誠都可信任,就打算把國政交給他,範蟸卻說:“操練兵馬、行軍打仗,文種不如我;治理國家、安撫百姓,我不如文種。”於是勾踐就把國家政事交給文種,讓範蟸負責操練兵馬。

後來範蟸在苧蘿山上找到一個名叫西施的美女,說服她為國舍身。範蟸親自把西施送往吳國,夫差一見馬上就被迷住,日夜與西施在姑蘇台上作樂。西施牢記範蟸的囑托,總在夫差麵前說越國好話,於是夫差就放鬆了對勾踐的警惕。從此,越王勾踐禮賢下士,在範.、文種兩人的齊心輔佐下,經過十年艱苦奮鬥,使得越國實力逐漸強盛了,並做好向吳國複仇的準備。

周敬王三十八年(前482年),越國出兵打敗了吳國,從此不再向吳國稱臣進貢。五年之後,即周敬王四十二年(前478年),越軍攻到姑蘇城下,圍城三年,終於徹底打敗吳軍,夫差自殺。然後勾踐率越軍橫行於江淮一帶,成了霸主。

後來越王勾踐論功行賞,範蟸作為一個從始至終輔佐勾踐完成霸業的有功之臣,官超過計劃上將軍。然而他卻不戀虛名,不圖富貴。作為大臣,他輔佐主公完成了大業,圓滿地完成了自己一生的事業。

功德圓滿之後,範蟸要開辟自己新的生活。於是,他給勾踐留下了一封信,信中他告訴越王勾踐:“當年主公受辱於會稽山,主辱臣死。現在天下已定,請主公給臣下降罪處死。”之後,範蟸乘船不辭而別,永遠地離開了越國。在走的時候,範蟸沒有忘記老朋友文種,也給他留下一信,說明鳥盡弓藏的道理,並勸他也遠走高飛。但是文種並沒有聽從範蟸的勸告,終於被勾踐逼得自殺了。

範蟸助越滅吳後,他的個人成就已臻至頂峰,此時抽身引退,棄政從商。之後,又千金散盡,隱居江湖,不被外物所蒙蔽,實在生活得愜意自如。因為範蟸深知勾踐的性情,可共患難不可共榮華的小人性情。因此,他果斷地拋棄功名利祿,不貪婪“走鋼絲”式的上層仕途,及時退出激流險灘,確是明智之舉。

現如今的社會不正是如此,許多人常被一些名利所束縛。其實,名利對於人更多的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慰,一種對自己的價值的確認。因此,名利隻不過是一個人所掙得的自己的身價而已,人總是通過名利來標明自己價值的高低。沒有了名利,人自己常常也會對自己的價值產生懷疑,對自己在世上的價值失去信心。因此,為追求名利,很多人都不惜終身求索,使名利的繩索最後變成了人生的絞索,斷送了人生所有的快樂與歡笑。

開闊心胸,把吃虧當做是福

人們常說“占小便宜吃大虧”,其實那些吃不了小虧的人,往往到頭來也會吃大虧。

“你愛吃虧嗎?”30歲的男同胞麵對這個問題,我想每個人的回答應該都相同,那就是“NO”。人生幾十年,誰不曾吃過虧,但誰都不愛吃虧。吃虧是福,單從字麵上理解,肯定以為這是傻子的理論。吃了虧不發怒,不伺機報複已是不錯了,還要讓你認定是一種福氣。乍一聽,說不過去。其實強調吃虧是福,在這裏講究的是吃小虧,避免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