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霧山,位於大巴山深處,終年雲霧籠罩,煙波浩渺,使人遠觀看不清山中虛實,顯得非常神秘。山民信封鬼神,視雲霧山為神山,說山上住著神靈。逢年過節或者遇有紅白喜事等,都會在山下舉行祭祀。
共和之後,領袖一聲令下,泱泱華夏展開十數二十年的破四舊大變革運動,神鬼傳說被明令禁止。雲霧山下的祭祀活動被勒令終止。變革後期曾有一幫莽撞的熊孩子進入雲霧山,試圖捉‘山神’來批鬥。然而,除了重重迷霧熊孩子們啥也沒看到,兜兜轉轉好幾天楞沒走出來,差點餓死在山中,後來在一片紅光的引領下才走出來。
山民都說紅光是山神所化,他慈悲為懷,隻是小小懲戒一番,就寬恕了一幫熊孩子的不敬之罪。人們悄悄恢複了祭祀活動。盡管當年的熊孩子們無法無天,敢忤逆父母想要打倒不順領袖之意的一切,但也無人有膽那自身的生命開玩笑,對祭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近年來,此山似乎更加靈異,山中時常有絢麗流光綻放,山民遇到困難,隻要虔誠祭拜,困難基本都能過去。山民對雲霧山更加敬畏,平常時期,少有人接近此山區域。
朝霞初放,如神輝灑落塵寰,晨風習習,吹散幾許昨日殘留的熱氣,雲霧山頂的霧靄消散不少。
“嗬哈!”
神秘的山頂平台上,竟有一名十一、二歲的小男孩迎著朝霞呼喝有聲的習練拳法。小男孩留著學生頭,兩道眉毛形如臥蠶,直深入發梢,丹鳳眼中一對眸子烏黑晶亮,高挺微勾的鼻梁下,紅潤的嘴唇時而開合,呼出團團熱氣的間歇,兩排瑩瑩生輝的潔白牙齒時隱時現。
“田氏八卦拳講究身與拳合,形與意合。拳意合一能引導天地元氣淬煉肉身。最適合剛突破鐵骨期的你鞏固境界。”
關山嶽站在十米開外,雙手環抱胸前,仔細觀察兒子關星一招一式,並加以指點。
如果山下十裏地的花溪溝村民得知這對父子進入了雲霧山,而且還到了山頂,定會大驚失色。關山嶽的醫術十分高明不假,無論何種疑難雜症到了他手中都能治好也是事實。但再高明的醫術也不可能達到通神的地步吧!能夠攀上神山之頂還安然無恙,在山民看來簡直是天方夜譚。
這位數年前來小山村落戶的醫者,人非常和善,不在乎錢財等身外之物,從不主動索要村民欠下的藥費,村民很尊敬他,叫他‘神醫’,卻不清楚他的來曆。要是知道這位和善的關神醫是傳說中的修行者,又對修行者的各種強大手段了解一些的話,人們也就不會對他能夠攀上神山之頂的事大驚小怪了。
其實,近年來雲霧山越來越靈異,與關山嶽大有幹係。那絢麗流光是關山嶽煉藥時弄出的異象;布置的法陣導致一幫熊孩子在山中迷路。當然,紅光指路與解決山民的困難,對強大的修行者來說自然是小菜一碟。因故無奈流落世俗中,也得修煉不是,修煉的動靜太大,為了不引起人們恐慌做一些離奇的安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你自小體弱,八歲才勉強可以修行。比古武世家的其他孩童晚了整整三年。他們中體質最差的人兩年就能從培元期破入鐵骨期,你卻足足花了四年。一去一來,你比他們落後了五、六年時間。先天不占優勢,隻能靠勤修苦練來彌補,慢慢縮小實力上的差距……”
關山嶽口中的培元期和鐵骨期是修行起步的第一和第二兩個小境界。
培元期:靠紮馬步、負重奔跑、習練外門功夫等活動,提高人的反應力、抗擊打能力、耐力以及承載力。靜坐冥想感應虛空中的天地元氣,導元入體,嚐試打開丹田穴竅。它是一個固本培元的過程。
鐵骨期:衝開禁封丹田的穴竅,氣存丹田。學習內家拳,引導元氣淬煉肉身,增加身體靈敏度、柔韌度等。使得肉身逐步達到銅皮鐵骨刀劍難傷的地步。
鐵骨期有兩層境界,鐵布衫、金鍾罩隻是小成境界而已。大成境界有句歇語:身處熔爐皮肉不受損,橫踏刀山身體無印痕。外門功夫練到極致,可達大成境界。想要更進一步卻千難萬難,不但要有高等的內功心法,還得有一定的天材地寶輔助方能突破。千人中能有一人就算好運氣。至於更高的境界,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在世俗界中活動的多是鐵骨期的修行者。由於長久無人突破更高境界,他們覺得實在有愧修行者的身份,不敢妄稱己身是修行者。於是就有了武者、武師、武道大師、武道宗師等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