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個對兩個的政變(2 / 2)

定文侯管轄著守衛京都和王宮的禁軍,人數並不多,隻有五萬人。雖然禁軍在理論上是軍人中的精華,並且個個相貌堂堂、英俊瀟灑,但是常年沒有經曆血與火的生死考驗,與歐國雲從原虎賁軍抽調回來的平野監和順年公的三萬人相比,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上。因為,虎賁軍代表著天下無敵,而其精神首領,就是此刻坐在書房裏的歐國雲!

當初歐國雲以換防的名義把原來的平野監、順年公的人馬和駐守在國境南部的虎賁軍的部分人馬對調時,定文侯就表示反對。中平王李放則展示了他無知的一麵,在歐國雲數次上奏京都需加強紀律監察、提升治安管理,加之楊傑和劉成庸的旁敲側擊,居然準奏了。

所謂“自作孽,不可活”,天下江山,從來成王敗寇。

可惜,沒有王上兵符,邊境駐軍嚴禁調回。現在由製遠侯李紀淵管轄所有的邊境駐軍,原來由歐國雲管轄的虎賁軍也歸入他的名下,但是因為其上任時間隻有六年,加上倉陽國戰敗後一直表現得十分順從,反而使一眾大臣感覺其有臥薪嚐膽、等待時機卷土重來的危險,所以,虎賁軍的重要將領還沒有全部調動。

倉陽國之所以曾經十分的強大,是因為他們的武器製造水平極高。中平國所在的東域大大小小有十五國,當東域眾國還在以大刀、長矛作戰時,倉陽國就有了火炮、火槍以及巨大的守城弩。並且,即使他們的刀槍之類的武器,也比其他列國更為堅硬、鋒利。

所以,東域其它的十四國原本是每年向倉陽國進貢表示臣服,直到先王向其開戰。先王與倉陽國征戰十二年,歐國雲參與其中七年。最後的三年,兩國戰局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王朝開始戰略進攻並最終擊潰了倉陽國。

一個曾經無比強大的王朝,有朝一日向一個以往無法正視的小王朝稱臣,心理上的落差肯定難以接受。何況數百年來因其強大而衍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都是短時間無法消散的。

也許再過百年,他們才能真正臣服呢。

歐國雲有些猶疑,他的手上還有牌,這是楊傑和劉成庸都不知道的。是否這個時候打出去呢?定文侯和他交手這麼多年,他的牌歐國雲很清楚,但是,製遠侯呢?

歐國雲查過他的底,居然從他出身到二十歲這段時間是個空白!他的冊籍裏的出生地、父母、那段時間的經曆,歐國雲都派人暗訪過,那段時間裏和他有過接觸的人,竟然全部都死了!

他仿佛是從石頭裏蹦出來的呢,歐國雲咬咬牙。

就像先王駕崩前的三個月,他忽然從一名酉金司的長官,連跨四級被冊封為一品製遠侯。那就是倉陽國的火炮,一步登天啊。

先王是在防著自己嗎?難道他那麼早就能算到自己會造反嗎?要知道,那時自己根本就沒有這種雄心壯誌呢。

本來自己和定文侯兩人,一位轄政權,一位轄軍權,已經鬥得不亦樂乎。忽然出現的製遠侯奪去自己邊境駐軍的管轄權,又插手定文侯主事的王朝最高行政機構文雲閣,分了其一半的大權。先王這是要我們三位大員相互製約嗎?歐國雲想著。

王宮裏那支神秘的部隊是製遠侯的人馬嗎?

一個黑影出現在歐國雲的麵前,跪拜道:“侯爺,劉長官已經突破禁軍的第一道防線,衝過順安門,馬上就到鎮安門。”歐國雲點點頭。不愧是劉成庸,不愧是虎賁軍啊。看來這些年的好日子,沒有讓這些曾經和他出生入死的虎賁軍兄弟、現在的順年公部隊掉了虎牙。嗬嗬。

歐國雲擺擺手,黑影退下。

鎮安門一過就直通王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