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章 命案再現(2 / 2)

然而,就在此時,天空中的雨越下越大,豆大的雨點砸向地麵,濺起一朵朵水花。隨著雨水的不斷衝刷,地上的血跡也逐漸變淡,最終消失不見。圍觀的群眾們見狀紛紛散去,他們一邊抱怨著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雨,一邊匆匆離開現場,各自回家去了。

我們站在雨中,看著眼前的場景,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悲涼之情。這些人或許曾經有過夢想和希望,但如今卻隻剩下一堆白骨,讓人感到無比惋惜。在這雨中,我們仿佛看到了生命的脆弱與無常。

盡管雨勢越來越大,我們還是毅然決然地冒雨開始清理現場。很快,大雨就將那些化為灰燼的屍骨衝散,我們不得不加快保護屍骨的速度。能撿到的骨頭盡量撿起來,能收集到的骨灰也盡量用工具收集起來。經過一番努力,終於完成了對現場的清理工作。

回到警局後,我們把帶回的未完全燃燒的屍體交給法醫進行檢查,同時取了一些骨骼和肌肉組織送到了化驗室。按照規定,需要等待三天時間才能得到化驗結果。

在這漫長的三天裏,我們並沒有閑著,而是積極走訪案發附近的村莊,詢問是否有村民失蹤。這樣做可以更好地排除可能的線索,不放過任何一個容易被忽視的細節。

然而,結果卻如預期所想,沒有收到關於失蹤人口的報告。麵對這種情況,我們隻能耐心等待檢驗結果,以便能夠更準確地判斷案件性質並開展下一步調查。

三天之後,結果終於出來了。經過詳細的檢驗和分析,通過檢驗報告得出結論:這是一具男性屍體,年齡約在 29 歲左右,身高大約在 170cm上下。而在現場撿到的煙頭,通過與第一起案件現場撿到的煙頭殘留的 DNA 檢驗對比,竟然完全吻合!這意味著,這兩起案件的嫌疑人是同一個人!

當我們看到這個結果時,腦海裏首先浮現出的名字便是楊宋——那個殘忍的殺人凶手!他再次犯下如此可怕的罪行,讓我們感到無比震驚和憤怒。此時,抓住他成了至關重要的任務,刻不容緩!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念頭突然閃過我的腦海:既然楊宋在王華出事之後也消失不見了,那麼有沒有可能這具屍體就是楊宋本人呢?畢竟,從屍檢報告來看,年齡和身高基本都符合楊宋的特征。隻是由於屍體的麵部已經被燒得麵目全非,無法準確辨認其身份。

為了確定這具屍體是否真的是楊宋,我們需要進行進一步的調查。或許可以通過 DNA 對比來確認,我們來到了楊宋家裏,簡單的說明了情況,積極的配合我們的工作,似乎在祈禱著這不是楊宋。

麵對這樣複雜的情況,因為沒有證據,我們不能盲目猜測,須要保持冷靜和客觀。無論如何,我們一定要盡快找到真相,將犯罪者繩之以法,給受害者家屬一個交代。那麼三天之後結果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