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章 柳暗花明(1 / 2)

因為案件調查失去了方向,我和搭檔小何都很鬱悶,那晚下班,一起來到了我家喝悶酒。妻子見我們滿臉愁容,便過來問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告訴她,由於最近接了個案子,一直找不到線索,所以感到非常煩惱。妻子聽後,笑著安慰我們:“這隻是一個人失蹤而已嘛,如果他的家人發現他不見了,一定會著急或者報警的。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至今還沒人報案呢?也許他的家人並不知道他失蹤了。”

聽到妻子的話,我突然覺得自己怎麼就沒想到這個可能呢!畢竟一般情況下,家屬應該早就報案了才對。而如今卻毫無動靜,這難道真的意味著這個人的家屬根本不知道他失蹤了?想到這裏,我的腦子瞬間變得清晰起來,好像有一道光閃過。對啊,既然沒人知道這個人失蹤了,那麼隻要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件事,或許就能找到突破口。於是,我決定將這個想法分享給隊友們。

第二天,我們全隊聚集在會議室裏,一起探討本周各自接手案件的疑點和困難。輪到我時,我向大家介紹了這個失蹤案,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可能這個人的家屬並不知道他已經失蹤。接著,我詳細講述了昨天晚上妻子的提醒以及我對此的思考過程。隊友們聽完之後,紛紛表示讚同,並認為這確實是一個值得嚐試的方向。

然而,要實現這個方案並不容易。首先,我們需要確定如何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這個失蹤事件。經過一番討論,我們決定通過媒體、社交平台等渠道發布相關信息,同時加強與當地社區和警方的合作,以確保信息能夠廣泛傳播。此外,我們還要考慮如何處理可能出現的虛假線索或誤導性信息,以免浪費時間和資源。

於是,我提出了一個方案:通過登報的方式,向公眾傳遞有關這起失蹤人口案件的信息。幸運的是,我的提議被采納了,我們將所掌握的關於死者的詳細資料公之於眾。

這個策略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沒過多久,我們便收到了多個失蹤人口的報案電話。對於每一起報案,我們都認真對待,並分別采集了報案人的 DNA 樣本,然後與被害者的 DNA 逐一進行比對。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經過多次嚐試,始終未能找到匹配的結果,我們的信心逐漸受到打擊,開始感到灰心喪氣。

就在兩天後,一對報案的母子來到警局,他們手中握著一張男子的照片。仔細觀察後,發現該男子的外貌特征與我們之前對被害者的描述高度相似。為了保證信息的準確性,我們決定再次采取相同的方法進行對比。

又過了兩天,最終的檢測結果揭曉,正如我們預期的那樣,我們終於找到了與被害者相匹配的消息。

得知這個消息我們十分激動,案件的調查有了新的突破,我們很快通知了報警人一家,見到這對可憐的母子痛哭流涕,我們滿眼心疼,此時我們知道,再多的安慰都是無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找到凶手,把他繩之以法,還被害人一家一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