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之前做的筆錄裏,我們已經可以基本得出李二林的相關信息了,所有的的證據都指向李二林就是殺人凶手,我心中不禁湧起一連串疑問。
首先便是殺人動機,那可是一屍兩命啊!究竟是什麼樣的仇恨才會讓一個人痛下殺手呢?這個問題困擾著我,讓我不禁陷入深思。
我們考慮到證據還不充足,又想到不能打草驚蛇,我們決定暫不實施抓捕行動,先口頭傳喚,再重返案發地點,尋找相關的目擊者,並了解更多關於凶手的信息。
這樣一來,我們可以製定更具針對性的抓捕計劃,確保萬無一失。
當我們在村裏提及李二林時,村民們紛紛表示對他的印象不佳,甚至有人開始罵罵咧咧起來,說他爹他媽都是被他這個不孝子氣死的。
通過與村民的交流,我們逐漸拚湊起了他的家庭背景和個人情況。原來,李二林是家中獨子,但由於早年好吃懶做,他早早地與父母分家。
不僅如此,他還未能娶到媳婦,而父母又無法管住他,使得他在家裏變得越來越無法無天,簡直像個皇帝一樣。
通過這些細節讓我對李二林的性格特點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讓我意識到他可能是個極度自私、不顧後果的人。
這種個性或許能解釋他為何會犯下如此殘忍的罪行。然而,具體的殺人動機仍然是一個謎團,需要進一步調查才能解開,或者說隻有找到他之後才能確定他的作案動機。
回到警局後,我們開始分析收集到的線索。從案發現場的痕跡來看,凶手應該是在夜間作案,而且手法熟練,顯然不是初次犯案。
這讓我們更加堅信,李二林極有可能是個慣犯,隻是之前一直未被抓到而已。
隨著案件的深入調查,我越發感到壓力巨大。畢竟,這不僅僅是一起普通的命案,更是涉及兩條人命的重大案件。
作為一名警察,我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必須全力以赴,盡快將凶手繩之以法。否則,如何對得起受害者及其家屬的期望呢?
想到這裏,我暗暗發誓一定要徹查此案,給受害者一個交代。
就在那天我們回來之後,李小華聽村裏人說,我們有到村子裏打聽李二林這個人的消息,他當晚也給我打了電話,從電話裏還能依稀聽出他還沒有從喪妻喪子的悲痛中走出來。
根據他說,他倆也算發小了,從小也玩的很要好,所以他剛開始跑車的那幾年,見他閑在家裏沒有事情做,所以叫上了他兩個人一起跑貨車,順便做個伴,學學跑車技術,也算有個一技之長。
剛開始跑車的前幾個月還好,但是後來他愈發懶惰,還沾染了賭博的惡習,後來索性兩個人就分道揚鑣了。
雖然兩個人分開了,但對他們的關係影響不大,他有時候找我借錢,我也借給他,但是後來時間長了,他並沒有打算還得意思。
“導致我們關係破裂的是他偷東西偷到我家來了,被我母親抓住了,他求著我母親說不要報警,他會改邪歸正的,後來我們就沒有追究他的責任了。”李小華憤憤的說道。
“何警官,凶手是不是李二林?”
“他不是凶手。”我斬釘截鐵的說。
我這麼說的目的是為了不讓他喪失理智,也為了避免打草驚蛇。
後來我繼續問到,“這個李二林現在在哪裏你知道嗎?”
“自從他父母過世後,他好幾年沒回來了,不過偶爾回來一下,見麵很難,隻是聽同村的人說在做工地,農村人,隻能是做做苦力了”。他苦笑說。
這和村尾小賣部老板的說法大致相吻合,就目前我們掌握的信息來看,作案動機還有待抓住凶手之後才能確認,但已經可以基本確認他就是凶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