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1 / 3)

茶幾下方的櫃子裡拿出吹風機,朝萊亞使了個眼色。

萊亞乖乖踢掉拖鞋,盤腿背對他做好,小口小口喝著手中的牛奶。

湯姆修長的手指在萊亞髮絲間穿梭,動作嫻熟地幫她把頭髮吹乾。偶爾不小心扯疼了髮根,萊亞也不吱聲,隻是微微一躲,湯姆就笑著說聲「Sorry~寶貝~」。

這是兄妹兩人生活多年養成的默契。

自從六歲那年被迪恩送到英國,除了前幾年因為湯姆在伊頓寄宿,而她在龍小學寄宿導致兩人隻能週末見麵外,其他時間萊亞幾乎都是在湯姆的監護下長大的。等到湯姆剛一成年,他就帶著萊亞從父母家搬了出來,兩人互相照顧著漸漸獨立。

晚上湯姆帶著萊亞去餐廳吃了頓大餐,回家後萊亞又沉沉地睡了一覺,這才在第二天滿血復活。

一大早,萊亞就闖到湯姆的臥室,拽著他的胳膊,把睡眼惺忪的湯姆從床上拉起來,讓他領自己去見找好的視覺特效師。

三維立體的視覺特效近幾年才剛剛被嘗試著用到舞台劇的表演上,湯姆幫萊亞找的這位叫彼得的視覺特效師,是他的大學同學,也是剛剛在這個行業嶄露頭角。

萊亞在彼得的工作室裡,一邊和對方講解她在哪些場景需要什麼特效,一邊讓對方聽她在這個場景裡安插的配樂,要求場景、配樂和特效的完美統一。

等到所有需要加特效的場景討論完畢,剩下的就是彼得的工作了。

以他們今天討論後定下來的工作量,可不是彼得自己一天兩天能夠完成的。這還需要他們團隊,耗費幾個星期的時間,分工協作,反覆調試。

臨分別前,彼得拍著湯姆的肩膀感歎道:「你家的基因到底怎麼長得?!為什麼一個兩個都是天才?!真是太不公平了!!!」

回應他的,當然是湯姆「傻哥哥」牌驕傲的笑裂一枚。

一個月的時間在萊亞馬不停蹄的忙碌中過去了。

六月底考完GCSE的最後一科,萊亞才集齊了所有人馬,開始了緊張的排練。

排練一開始,萊亞就讓小夥伴們見識到了她對表演細膩程度的要求有多麼嚴苛。

那些成年演員還好說,一是戲份不重,二是能在SWADA中當老師的,基本上都是老戲骨了,經過和萊亞一個月前的商討和這一個月來對角色的醞釀,來回兩遍之後,基本上就入戲了。

就算是這樣,扮演托尼父親的哈利.恩菲德,在第一幕出場和尼克扮演的托尼互相吼叫咒罵時,也被萊亞喊停了三次。

還有扮演希德父親的西蒙.莫托斯,在演到抽著煙平靜地死在沙發上這一幕時,同樣被萊亞毫不留情地喊停。在喊停後,對於他死去時臉上定格的細微表情和坐在沙發上的姿勢,兩人單獨討論了將近半個小時。

這些老戲骨們都沒能全身而退,就更別提SWADA和海丁頓的青少年演員們了。

由於在第一幕,哈利.恩菲德這種演員加導演的身份,都認真聽取了萊亞的意見,所以,被不停糾正演技的同齡人們,就算有意見和不滿,也隻能默默憋在心裡。

等到連西蒙.莫托斯都在萊亞的要求下一遍遍調整自己的表演,並且事實證明萊亞的要求的確效果更好之後,小演員們心裡的那點意見和不服氣,也消弭無形了。

跑過各種劇組的這些青少年演員們知道,遇到一個嚴苛而又有真本事的導演,比遇到一個裝腔作勢的草包,要好上幾萬倍。

畢竟,在他們成為真正的演員之前,這種在實戰中提高演技的機遇和指導可遇而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