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不要假裝是朋友(1 / 2)

“歡迎光臨,感謝您購買我們的產品。正在開始掃描,請稍等。”

“掃描完成,市民身份確認:SH13*313。姓名楊彬。下載設備:NL2055型號,一次性遊戲中心,無額外硬件檢測。心率正常。神經連接程序準備就緒。請選擇連接類型。”

“連接類型選擇為非睡眠模式,正在調整...調整完成。請確認登錄遊戲或返回主菜單。”

“程序啟動,十秒後進入遊戲...”

倒計時結束後,楊彬進入遊戲世界。他被安置在一個模擬電梯的環境中,但門旁邊沒有水平的麵板,相反,在他旁邊的牆上,有一個32英寸的觸摸屏。在顯示屏對麵的牆上有一麵大鏡子,從頭到腳都能反射出玩家的圖像。

楊彬看著鏡子裏自己的倒影。他變成了一個高分辨率的3D CG人物,穿著一件黑色長袖T恤和長牛仔褲,沒有任何引人注目的東西。他的遊戲化身看起來很像他在現實生活中的樣子。他身高不到一米八,一頭蓬亂的頭發,五官柔和。

在第四代光子計算機的支持下,與遊戲相連的玩家可以享受接近現實的五感體驗,但最終遊戲依賴於CG技術。因此,它不能真正地將玩家植入到實際的虛擬現實中。

“歡迎來到遊戲的登錄大廳。以上是Dream Inc.提供的所有遊戲選項。請選擇登錄您喜歡的遊戲選項。”係統音頻再次開始,可選圖標出現在他旁邊的觸摸屏上。

隻有一個選項可用。為什麼他們要浪費時間來引入這個額外的步驟呢?這是否預示著公司未來會推出更多的遊戲?楊彬想了想,他用手指點擊了唯一的選項--《驚悚樂園》。

“登錄此遊戲的玩家年齡必須超過16歲。dream公司建議那些患有心髒病、精神疾病或類似嚴重疾病的人不要參與這個項目。”

這句話出現在屏幕上,係統音頻又重複了一遍,之後屏幕上出現了三個圖標,一個是“登錄確認”,另一個是“取消”,這兩個圖標旁邊有一個明顯的鏈接,上麵寫著“一般免責聲明”。

楊彬對自己說:“它說的是精神病,-也許我應該看看這個。”

他點擊了第三個選項,一份冗長的法律文件立刻出現在屏幕上。隻要看一下右邊的滾動條,他就知道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閱讀過程。通常情況下,當人們在玩遊戲時看到這樣的免責聲明或解釋時,80%的人會直接關閉或將光標向右下拖動,然後點擊“同意”。

但楊彬不是一個正常人。

他24歲,是一位偵探小說作家。他的愛好是,當人們問起他的職業生涯時,他會無恥地宣稱自己是一位“藝術家”或“偉大的小說家”。然而,這些都不是重點,相反,人們應該關注他為什麼與眾不同。

首先,他玩這個遊戲的原因是為了治好他的“病”。當然,他的病不是典型的網癮,而是一種真實的、有記錄的疾病。從大約兩個月前開始,楊彬突然注意到自己身體發生了奇怪的變化。他用了三天時間來證實他已經失去了所謂的“恐懼”。

他所能找到的最恐怖的圖像和聲音也無法刺激他。他瀏覽了一大堆恐怖電影和書籍,並將它們與他的想象力結合起來嚇唬自己,但都無濟於事。他心裏好像有一扇門關上了,明明知道為什麼某些事情會讓人害怕,也明白為什麼其他人會害怕,但恐懼的感覺卻不會來。

因此,他去了最近的醫院做了檢查,這就是這整個旅程的開始。核磁共振顯示他的大腦中有一個陰影點,就在他的杏仁核旁。醫生們隨後提出了腦瘤的可能性。

在那之後,楊彬去了全國最大的四家醫院,聽取了多方意見。他們都不能為他提供明確的診斷,但他們確實給了他許多治療選擇。

經過多次檢查,多位名醫的診斷,楊彬對此有了大致的了解。他的這次病本來是要做病曆記錄的。作為病人,他有兩件事要考慮。第一,他應該把他的疾病命名權交給哪位醫生;第二,他應該在去世後為科學進步貢獻自己的身體嗎?

兩個月過去了,楊彬大腦中的陰影沒有改變,也沒有惡化,也沒有縮小或消失。他的其他身體機能都很好。事實上,他可以被認為是完全健康的。經過考慮後,他決定放棄治療,離開了醫院。由於失去恐懼感是唯一的症狀,沒有人能確定這是否致命,他決定將自己的命運交給上帝。

有一天,楊彬偶然看到了《恐怖天堂》(Thriller Paradise)的一個封閉測試版廣告。當時的廣告語是:“一種超越傳統的遊戲模式,讓你置身於恐懼和絕望之中,它們像影子一樣黏在你身上,讓你體驗前所未有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