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5(1 / 2)

早上出門有點晚了,因為再次沒有聽見鬧鍾,不過還好,友人b順利起床把我叫醒了,她怕我沒聽見,還叫了兩次呢。

今天體育結課了,我們在課上玩了遊戲,有四輪吧,發現一些明明感覺很無聊的遊戲,卻會把你帶動起來,可能,這就是蜜汁心理學,也是因為想笑一笑吧。隻是太費體力,有點頭疼。

中午睡了個好覺,至少睡著了,不過起來的時候頭有點難受。

昨天開始讀《平凡的世界》,我發現自己看的書真是太少了。記得楊絳有一句話大概是,你的問題在於,讀書太少,想得太多。

我覺得也許是這樣吧。

前天剛剛讀完了《活著》,就像作者說的,活著就是為了活著。

之前思修課上,老師問,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我跟友人d的看法是一樣的,人生的意義就在於尋找,一輩子都在找尋這個意義。

記得初中的思品課上,老師說,我現在都三十多了,也沒有找到人生的意義在那裏。有些人,可能一開始就找到了,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找不到。

當時我的內心震撼了一下,一輩子都找不到嗎,既然找不到,那為什麼還要活著,既然沒有了意義,那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可能那個歲數的孩子總是想七想八吧,正處於三觀建立的時候,當然是會這麼考慮的吧。

但是啊,如果這樣的話,既然活著沒有意義,那你為什麼不去死呢?

可能有人會說,問這話的,肯定是個神經病,哈,還真是,為什麼不去死。估計一個正常人都會回答,我為什麼要死?

人啊,還真是奇怪,不知道為什麼活,也不知道為什麼死。

如果一開始就知道結果,你還會去做嗎?

如果是小學,我一定會又紅又專的告訴你,人生的長度是一定的,但寬度是可以拓展的,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活得有價值,讓自己在有限的生命裏,創造出無限的價值。

這是正確的三觀。

可是,越長大,學想得多。

就開始思考這個終極命題,人為什麼活著。

但人活著就是要有點信念和盼頭嘛,所以小學的三觀,仍在支持著我。

可是,長著長著,我們可能都會有一點疑慮,如果沒有了價值,那是不是就不用活了。

曾經我因為這一點嚇了一跳。

每天都在讓自己體現得有價值,仿佛不這樣,我就不曾活過。

很搞笑吧。

也很心酸。

看起來還不錯的略光鮮背後,是空虛和恐懼。

我又開始懷疑,是不是,隻有有價值了,才有資格活著。

一遍又一遍思考,一遍又一遍失敗,覺得自己渾渾噩噩得過了好久。

這估計就是像楊絳說得,讀書太少而想得太多吧。

活著就是為了活著,其他你所附加的一切,都隻是附加品而已。

這是,我從《活著》中學到的。

可能,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一輩子的找尋吧,活著,並且,活下去。

啊,今天有點跑偏了,不是寫日記呢嗎,怎麼又寫成自我對話了。

哈,不過,也挺好。

這本日記是不是要換個名字,叫日常胡七八糟亂想記,哈哈,自我娛樂一下。

很像小學生日記的東西,今天去了姑姑家,明天去了姥姥家,最後一句一定是,我今天很開心。

哈……

不過,每天能堅持著做點東西,真的很難能可貴,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

踏實,曾經是我幾乎所有的老師對我的共同評價,嘿,有點小驕傲啊……

不過,現在看起來,是連這點優秀品質都要被我丟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