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緊急事件處理(2 / 3)

3.對於心跳停止者,應先對其進行胸外心髒按摩。具體方法是讓傷員仰臥,背部墊一塊硬板,頭低稍後仰,急救者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體重量緩緩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將胸骨壓下4厘米左右,然後在手不離開胸骨的情況下慢慢鬆開手腕,使胸骨複原。反複進行,直到心跳恢複為止。

遊泳時發生抽筋,最重要的是保持鎮靜,動作千萬不能亂,在呼人救援的同時,自己可以設法恢複。

遇到醉酒如何處理

酒精對中樞神經係統的影響是先興奮後抑製。過量飲酒會引起呼吸中樞的抑製甚至麻痹,而且對肝髒也有毒害。一旦酒醉,首先會出現興奮現象,如紅光滿麵,愛說話,語無倫次,行走不穩以致摔倒,繼而嘔吐,昏睡,顏麵蒼白,血壓下降,最後陷入昏迷,極嚴重的可造成死亡。因此絕不可忽視醉酒。對酒醉者采取的急救措施為:

1.浸冷水。當酒醉者不省人事時,可取兩條毛巾,浸上冷水,一條敷在後腦上,一條敷在胸膈上,並不斷地往口中灌入清水,可使酒醉者漸漸蘇醒。

2.敷花露水。在熱毛巾上滴數滴花露水,敷在酒醉者的臉上,此法對醒酒和控製嘔吐有奇效。

3.多喝茶。沏上些較濃的綠茶,晾溫後讓醉酒者多喝一些。茶葉中所含的單寧酸能分解酒精,減輕酒精中毒的程度。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輕度酒醉的人經過急救,睡幾個小時後,就會恢複常態,不需要太擔心。如果已陷入昏迷狀態,就應立即請醫生處理。

怎樣預防暈車

暈車是我們在旅途中經常會碰到的問題,那麼我們應當怎樣預防呢?

首先在上車之前不要吃得過飽,過飽容易造成胃部不適,引起惡心、嘔吐。但也不能太餓,太餓造成低血糖也會使人出現頭暈、出汗等現象。乘車時盡可能選擇前排的座位,以減少顛簸。盡量不去看窗外那些晃動飛逝的景物,以免眼花繚亂,引起眩暈不適。也可預先服用一些治療暈車的藥物,如“暈車寧”等。還有幾種方法可幫助你預防暈車。

1.在乘車前將“傷濕止痛膏”貼在肚臍上,即使每天乘車8~9小時,也不會有暈車現象。

2.上車前在左右手腕動脈處各貼一塊藥用膠布,可預防一些意外。

3.在口罩上塗點清涼油,上車時戴上可防暈車。

4.在上車前1個小時用新鮮的橘子皮(橙子皮也可),向內折成雙層,對準鼻孔,用手指捏擠橘皮(橙子皮),橘皮中噴射出無數細小的橘(橙)青的油霧,並被吸入鼻孔,在上車後繼續隨時擠壓吸入,可有效地預防暈車。

中暑的緊急處理

發現有人中暑倒下時,要根據病人不同的症狀給予不同的治療。

1.如果是因為在強烈的陽光下或悶熱的環境中停留時間過長的病人,表現為麵色潮紅、皮膚發熱,則應迅速將病人抬到陰涼通風的環境中躺下,頭稍墊高,脫去病人的衣褲,用電扇扇風。同時用冷水擦身或噴淋,以加快病人體內熱量的散發。

為避免皮膚冷卻過快引起皮下血管收縮,救助者還應不時按摩病人的四肢及軀幹直至皮膚發紅,以促使循環血液將體內熱量帶到體表散出。若病人昏迷不醒,則可用針刺或用手指甲掐病人的人中穴(位於鼻唇之間中上1/3交界處),促使病人蘇醒。

2.如果是在潮濕悶熱的環境中大量活動,致使過度疲勞的病人,表現為麵色蒼白、皮膚濕冷、心慌、呼吸困難,應盡快將病人抬到涼爽通風的地方躺下,鬆解衣領、腰帶,保持呼吸通暢。用冷毛巾濕敷前額及頸部即可,不要給予其他任何降溫處理,以免症狀惡化。對於昏迷不醒的病人,經解救清醒後,必須在涼爽通風處安靜地休息,並飲用大量糖鹽水以補充體液。

安眠藥中毒怎麼辦

安眠藥屬鎮靜催眠藥,通常含有速可眠、氯丙嗪、安定、奮乃靜等物質。倘若一次性超劑量服用,則會引起急性中毒。如果發現有人因服用過量安眠藥而中毒,此時應保持鎮定,迅速采取以下急救處理:

1.將患者平臥,盡量少搬動其頭部。

2.在患者比較清醒的情況下讓患者盡量多喝水。

3.用湯匙壓舌根刺激患者咽喉,幫助患者催吐。同時,應速將中毒者送往醫院救治。

如何應對洪水

洪水常常是防不勝防的。當洪水來臨時,為使生命財產的損失降到最低,人們應該做到:

1.盡快轉移或聯絡當地政府、駐軍和公安部門。

2.將煤氣閥門關緊,切斷電源。

5.如已被困水中,應盡快找到大樹、高地等待救援。

6.注意搜集木板、箱子等物,必要時可做救生筏。

乘車時盡可能選擇前排的座位減少顛簸。

3.將食物、清潔飲水、必備藥品、禦寒衣物、救生用品(手電、繩索、哨子、鏡子、充氣床墊、火柴或打火機、鮮豔的床單或衣物等)準備好,隨時轉移到屋頂或其他高處。

4.如果洪水來得不是很凶猛,就要想方設法將水堵在門外。用沙袋裝入沙子、泥土或碎石將門檻外側堵住,如果沒有沙袋,也可以用地毯、毛毯塞進門的縫隙。

如何在地震時自救

地震發生時,如果恰好是獨自在家,首先必須關掉燃氣,然後躲在桌子底下,或躲入麵積較小的房間,同時用被褥、枕頭、臉盆等物護住頭部。等地震間隙時,可以頭頂安全帽等物跑到室外開闊地帶。地震時如果房屋倒塌,則應待在床下或桌下,千萬不要亂跑,要等到地震停止,再跑出室外或等待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