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1 / 3)

繁星閃爍白鷺翱翔

——讀初中生韓星鷺的《年華是奔跑的花》

王俊康

蛇年春節,春意融融。

家裏向街的玉棠樹上,透出一派勃發生機。滿樹花苞像掛滿紫色的燈籠,煞是好看。花蕾含苞待放婀娜豐盈,賞心悅目。路人紛紛駐足,或觀賞或拍照。

花開好事來,我心裏不禁一動。

此時,意外接到一個陌生電話。是多年前的一個學生家長打來的,我與他素昧平生。他興奮地告訴我,他的孩子想出一本書,孩子本人很想請我這個啟蒙老師為書作序。家長還言之切切地說,是我把他的女兒引領進文學殿堂,她至今對文學已經情濃意切,若癡若迷,流連忘返。

望著那樹春花,我一怔:好事,莫不應在他家小姑娘的身上?

小女孩韓星鷺,廣州廣雅中學初中生,正是春天的花蕾啊!

我清楚地記得,大概六七年前,我從北京參加全國作家代表大會回來,熱情澎湃,在廣州市白雲區方圓小學體驗生活,舉辦過一年興趣寫作班。星鷺那時是三年級的小丫頭。我印象中,她紅撲撲的蘋果似的小圓臉蛋是那麼可愛。我給他們講文學故事、做文學遊戲、舉辦詩歌朗誦會、名著欣賞會……包括星鷺在內的孩子,興趣濃濃的,天天都想上興趣寫作課。每次我到學校來,一群學生早早就在大門口候著,見著我一擁而上,把我接進課堂,此情此景至今難忘!

真想不到,短短幾年沒見,女孩兒韓星鷺竟像作家似的“著書立說”了。

電話那頭言之津津,電話這頭聞之欣欣。老師千辛萬苦,最欣慰莫過於看見自己的學生成長和成才。

於是,我答應看看書稿再說。

沒兩天一摞子書稿送來了,沉甸甸的。作品大多是作者十四歲時寫的。

書稿有故事、小說、童話、詩歌,還有為數較多的散文。這確實讓我眼睛為之一亮,好家夥,這簡直像大作家出文集似的,包羅萬象。我驚歎,她小小年紀竟然有了駕馭多種文體的衝動和嚐試,運用起來有模有樣,看得出來,還算得心應手。同時駕馭幾種文體,需要幾副筆墨,確實不容易啊。

題材的多樣化,說明了什麼?

起碼說明小作者對文學寫作的熱愛、執著與追求,說明她對文學的自覺介入和參與,說明她的文學審美情趣初露端倪。這確實是可喜的,這也許是她與眾多同路人不同之處。正因為這樣,我這年近古稀的老人,很高興看到在文學大軍中,走來了一位颯爽英姿的新兵。

隨手翻閱,可以感覺到她對文學的敬重和敬畏。文學藝術寶庫的瑰麗輝煌,使小姑娘情不自禁,她驚訝好奇,她夢牽魂繞,她以少女最純潔誠摯的熱情,擁抱文學這個精靈。

文學審美不但進入她作品的字裏行間,甚至介入到她的日常生活之中,形成審美的文學氛圍(比如她組織起文學社,自告奮勇擔任起文學社社長)。她在幾篇自畫像的作品中袒露:“我是個忠實的文學愛好者”、“我儼然一副‘文學瘋子’的模樣”、“我是一個癡迷於孤獨的人”、“沉醉於行雲流水般的文字”。所以不難理解,沒有她的這種高度“發燒”,就不會有她小小年紀就在文學上的出彩。

我為青春洋溢的小小同道之人感到驕傲。

星鷺的文學審美感受和文學審美能力,大膽地說,在一定意義上並不比一些常年舞文弄墨的成年作者遜色,長江後浪推前浪,這是必然的。這種感受和能力日積月累,體現在文學創作的全過程當中,包括選題立意、謀篇布局、遣詞造句、情感韻律等方麵。

還是回到小作者的集子來說話吧。

《小說〈孔乙己〉續寫》。魯迅的《孔乙己》早就進入中學課文,大家耳熟能詳,不必多說。“續寫”要有勇氣,突破恐怕也難。但星鷺初生牛犢不怕虎,就硬是要把這續篇寫好,奉送到眾人麵前。

文短且精,言簡意賅。看得出來,星鷺在續篇中寫的孔大人的人物性格、言行舉止,都力求與原著風格保持一致,這已屬難得。更難得小作者的一個情節構思,完全是從審美的視角出發。如文中寫孔乙己“淌血的手指在壁上摩挲著,蒼勁有力”地寫上“幾個血色小字”:“斯是陋世,惟吾德馨”,這一來創出新意來,讓人拍案叫絕。文學本來就貴在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