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帥領兵出征,平定準葛爾叛亂和保衛西藏和平都有胤禎的影子,拋開別的不說,有胤禎在,便可給這次出征加上一枚砝碼。隻是,他真的能夠安心為自己效力?雍正他還想再想一想。
弘盼也沒有料到十四皇叔的請征,在一路上盤算著十四皇叔出征的利弊,弘盼很快就揣摩出來,如果能夠趁著這一次收用了十四皇叔,是最好不過的。他的皇阿瑪對他的兄弟有心結,弘盼是知道的,原本的胤礽還是太子的時候,諸位皇子便是私下裏暗流湧動,自從廢太子一事之後,原本的暗鬥便成了明爭。弘盼的諸位皇叔八仙過海,各有各的本事,例如十四皇叔就極其有征戰天分,如果都如同廢太子一般被圈禁就難免可惜了。弘盼想既然胤禎冒了頭,邊想著如何能夠收用了晉恂郡王,如果成功之後,其他郡王也可以如此。
說起來十四皇叔同十三皇叔有一點最為相似,便是“甚有義氣”,當年,康熙怒斥胤禩妄蓄大誌、企圖謀害胤礽時,胤禎挺身而出,跪奏:“八阿哥無此心,臣等願保之!”這使康熙更加憤怒,最終胤禎被打二十大板,行步艱難。
從十四叔開始著手,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相較於滑不留手的八皇叔,十四皇叔在皇家顯得單純而純粹。
“此次晉恂郡王自請出征,你怎麼看?”在書房裏,胤禛開口問道。
弘盼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說起了康熙在位時候的情形,雍正帝位來得名正言順,是康熙親自選定的太子,之後即位。其他皇叔縱然有才,卻比不上聖上的雄才大略。
雍正從身份而言抵不過廢太子貴重,廢太子胤礽是康熙親自教導學習帝王之術,廢太子之後,群臣舉薦太子,雖然胤禛打定了主意不冒頭,見著了八弟賢王的美名還是心中一驚,他竟然籠絡了如此多的人。胤禛對自己這個帝位的由來,有些心結,也正是封號“雍正”之中正字的由來,似是強調自己帝位來得正統,名正言順。
弘盼的這話說到了胤禛的心坎裏,胤礽被廢了,他是聖上親自選中的人,此時眉頭舒展,“讓你說出征的事情,你竟是扯到了這些舊事上。”
弘盼聽出了胤禛並沒有生氣,笑著說道:“兒臣說些也是和此時十四皇叔自請出征有關的,想談一談兒臣對十四皇叔的看法。”
“哦?”胤禛有些興趣,說道:“你且說說看。”
弘盼才說起道:“兒子年少時候隨聖祖賽外行,與十四皇叔相識,甚至騎射之術也有部分是十四叔指點。十四皇叔的誌向便是在沙場上一展抱負,他最大的願望便是征戰四方,做威武大將軍,為大清平定江山。十四皇叔的才幹,在聖祖年代,便可窺見一二。十四皇叔與皇阿瑪之間有些心結,此番出征,他卻願意站出來,兒臣想,十四皇叔願意再為大清出力,他自請出征是抱著為皇阿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念頭的。”
胤禎開口冒著極大的風險,原本偏安一隅,又有皇太後護住,想要平安順遂過完一生也不難。可是他所謀求的恐怕並不是平安順遂,而是一展抱負,不願意做折了翼的雄鷹。
“朕如何知道他是真心為這江山效力?”胤禛緩緩說道,他十四弟的性子他也明白。
“此時出征還有兒臣。”弘盼笑了,兩人在說了陣收用了胤禎的好處。
等到弘盼離開之後,雍正坐在軟凳上想,或許弘盼將來是個好皇帝,隻是他不會犯下康熙走過的錯處,不再明立太子,而是垂垂老矣的時候將傳位詔書放在那正大光明的牌匾之後。
“好了,朕再想想,無論這一次的出征有沒有你十四皇叔,都有你,也同你額娘說一聲。弘盼,要記得在戰場上,第一便是保全自己。”胤禛說道。
弘盼告退之後,知道這件事情已經成了八分,原本想著出府之後最好同十四皇叔說一聲,後續還要看他的表現,轉念想到皇阿瑪私下裏的眼線遍布,就打消了這個主意。希望十四皇叔能夠抓住這次的機會,弘盼真心不希望明珠蒙塵。
太後不知道弘盼和胤禛私下裏的議論,手裏撚著小葉紫檀木的時候,聽到了這個消息,手猛地一頓,“你說十四自請出征!”
得到了確認的答複,太後猛地站立起來,“他真是糊塗了,竟還有這樣的主意。”嘴唇泯住,如同困獸一般來回走動,她這般蟄伏便是為了皇兒,胤禛怎會讓他的孩子掌握兵權?“兵權,是他能碰的嗎?”
嬤嬤說道:“太後,您別急。這件事情應當還有回旋的餘地,自請出征的,還有榮輝貝子。”榮輝貝子便是弘盼了。
“他自請出征?”太後問道。
“是。”
心念一轉,太後已經有了主意,“嬤嬤,替我傳榮輝貝子。”太後說道。其實按照太後的想法,弘盼和胤禎都並不好的選擇,隻是到了現在這個節骨眼上,太後更寧願弘盼能夠攬下出征,更希望這次事情解決之後,胤禎更夠更加處事思慮周全。
得到了消息榮輝貝子正在上書房和皇帝詳談,太後讓人在書房外候著,等到弘盼出來了,第一時間讓他來慈寧宮。
太後的想法不難揣測,弘盼笑著說道:“皇阿瑪已經允了孫兒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