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大伯母。”說不出來的苦隻能往肚子裏咽,還得道謝,說的就是賈芸了。

“是啊,真是要多謝大嫂了,我是個沒什麼見識的,昨天以前還不知道怎麼解決芸兒讀書的事情呢。大嫂啊,你可得跟我說說。”賈太太就像是找到知音了。

賈芸無奈,這就是女人間的友誼嗎,這麼快就能打成一夥了,不過也開心,母親找到朋友了,日子過的就會舒服多了。

這時候,老太爺家的管家進來,先是對著三人行禮了,才說:“大奶奶,老太爺讓你回去一趟。”說完,站在一邊。

賈芸現在還沒見過榮寧二府的下人們是怎樣行事的,不過,跟小說上麵寫的對比,金陵老家的下人比榮寧二府的有規矩多了,至少這個管家的規矩就很好,讓賈芸對族老們多了一層好感。

“弟妹,那我就先回去了,有事記得讓人來找我啊。”老太爺那邊是耽誤不得的,大伯母立刻的就站起來告別了。

賈太太有點舍不得,她還想多了解一些書院的事情,不過現在真不是時候,等熱孝過了再找她打聽也是可以的吧。

第二天,在道士和尚給賈老爺又做了一場法事後,就一路吹吹打打的把賈老爺安葬在家族墓地中了。

賈芸這個時候感受到有家族依靠的好處了,整件事情都不用賈芸母子操心,族老們已經安排了,他們隻要按照別人的指示來做就可以了,真是輕鬆啊,請原諒賈芸對於死去的賈老爺沒有悲傷的情緒。

不過,等事情一過,賬單報來,一筆筆都寫的很清楚。賈芸一看,果真是如此,這麼熱鬧的喪事,真的要花很多錢,而且他還不能說什麼意見,不能明著抱怨,也不能表現出來,這些都是他這個做兒子對父親的孝順。

算算家裏的銀錢,除去了父親辦喪事的錢,還有一筆是母親死抓著不放的,要給他當學費的錢,所剩的也就不多了,以後可能得在鄉下住了有木有?而且,以後的生活費什麼的從哪裏來啊,看來,現在首要的就是要掙錢,而且,不能經商。商人地位低下,還不能科考,賈芸相信,如果他敢經商,母親就敢上吊給他看。

“母親,這幾天身體怎樣?”賈芸怕母親這一陣子的顛簸,會累出病來。

“我身體沒事,這兩天休息的很好,你不用擔心。”賈芸的孝心,賈太太很是受用。

“那就好。母親,目前我們住的地方式族裏的,我們不能住久了,你看我們要搬去哪裏?”賈芸說。

賈太太看著賈芸小小年紀的就要操心這些,心裏很不好受,都有點埋怨死去的夫君了,要不是他早早的離世,何至於現在這樣。

為了辦好夫君的喪事,在京城的那些地都賣了,但是也隻是剛剛夠喪事的開支而已。如今收入來源又沒有了,她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賈芸看到母親臉上的變換,就知道這事還是自己拿主意比較好。

“母親,我已經打聽過了,我們就搬到鄉下去住吧,鄉下的房子比較便宜,還有鄉下的地也便宜多了。”賈芸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家中的銀錢真的不多了。

把家安在鄉下,也會是選擇城鎮近一些的村子,相當於就是在郊外那樣,這樣,以後母親就算是找大伯母她們也很方便,還有最重要的是,郊外也還是在賈家宗族的範圍之內,賈芸相信,隻要自己不惹到別人,別人看在賈家的份上,也不會找他們母子的麻煩的。

第3章 安頓空間

八月桂花香,中秋賞月,人月兩圓。

隻是金陵郊外的一所三進的府邸透出來的平靜,一點也不符合過節的氛圍,就是新搬來的賈府。

賈芸在老太爺家的幫助下,終於是找到了一所符合自己條件的房子,不貴,買了房子餘下的錢還夠賈芸再買上一個50畝大小的小莊子,這個莊子的出產絕對是足夠賈芸一家的日常所用了。

這個中秋是賈老爺去世的第一年,家裏,從主子到下人,都沒有要過節的*,所以,整個房子,一點喜慶的感覺都找不到,廚房的人都也沒有了以往那樣精心準備中秋大餐的心思,如果不是因為要供奉月神,恐怕月餅,家裏都不會準備。

冷冷清清的吃過飯,賈芸陪著母親說了一會話,也就回房休息了。

賈芸想著前兩天去查看新買的莊子的時候,要了一些種子回來,詳細的詢問過了莊裏的農民,農民隻當賈芸這個少爺看到新鮮的一時興起,就算覺得賈芸用不到這些知識的,也還是認真的給賈芸說來。

按說,賈芸熱孝在身,一般都是不能到處走的。但是,現在家裏就他一個男丁了,還是未成年的,盡管沒有小說上麵寫的族人來謀奪家產之事來。不過,沒有成年的賈芸也是要提前擔起作為家中頂梁柱的責任了。新買的田地都是連成一片的,是在大伯父家的幫助下買到的,交錢什麼的都是賈芸讓家裏的老管家出麵。後來田地都到手了,賈芸再到莊子上走動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