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3 / 3)

“但是光憑拿出春天的衣物,很難界定時間吧,那是三月還是四月?”

“宇都宮的氣溫比東京低,絕對不可能在三月就拿出春天的衣物。”

本間了解阿保所說的,其準確性也很高,但這種事因個人方便與家庭習慣而異,不能斷言。

“她還有沒有提到其他可以界定月份的線索?”△思△兔△在△線△閱△讀△

阿保用那雙大手翻閱著記事簿,咬著下唇思考了一會兒,說:

“她去領這些紀念冊時,忘了帶證明住址的證件,郵局的人還不讓她領呢。”

“嗯?慢點。也就是說,一開始是小惠家沒人在的時候寄來的,被當作無人接收的郵件,才由小惠到郵局去認領的?”

阿保有些口吃:“啊,對……沒錯。我不太會說。小惠知道有包裹,心想會是什麼東西,第二天趕緊去領回打開一看,居然是小彰的畢業紀念冊,小惠還覺得有些不高興呢。”

“小惠家平常都沒有人在嗎?”

“不是,她們家是做生意的,所以平常都有人在。郵件沒有人收,是剛好那天大家部出去了。”

“為什麼大家都出去了?”

“這我沒問。”

阿保一臉沒信心的表情翻閱著記事本,然後搔著頭說:“不行,我沒有問。”

本間想了一下,說:“能不能讓我看看你的秘密武器?”

他指的是阿保的記事簿。阿保很難為情地說:“可以,不過字很醜。”

果然跟他本人說的一樣,不能說是容易辨識的記錄。頁首寫著日期,本間找到了標題“小惠的說法”。問答的部分一開始還算整齊, 隨著訪談繼續進行,記錄開始東一行西一段,字跡也變得淩亂,但還是記錄得很翔實。

上麵的確寫著小惠“不太高興”。本間發現了感興趣的字眼——

“甜茶”。

“這是什麼?”本間指著那兩個字問。

阿保笑著回答:“她說從郵局回家的路上,附近的寺廟在發甜茶,她跑去喝了。小惠人很胖,偏偏又特別愛吃甜食,所以跟她聊天總會提到這種話題,比方說今天吃了什麼什麼……有什麼好笑的嗎?”

“這不是個很好的線索嗎?”本間笑道,“她去郵局領回小彰寄來的包裹,回家路上到寺廟領甜茶喝,對不對?”

“是。”

“寺廟發甜茶給路人喝,一年隻有一天,那就是浴佛節。”

“浴佛節?”

“沒錯,就是釋迦牟尼的生日,四月八日。”

阿保張大了嘴巴。

“那麼說——”

“包裹是在前一天寄到的,四月七日,所以寄來的人不是小彰。”

“哈哈!”阿保發出讚歎的聲音,“感覺我也幹得不賴嘛!”

本間檢查紀念冊最後附的索引和學生名冊,發現關根彰子和野村一惠同屬三年B班。難怪新城喬子會根據留言和學生名冊,選擇將畢業紀念冊寄給了野村一惠。

從信的內容判斷,喬子應該知道,關根彰子在東京生活不如意,對故鄉的人而言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說不定是她們一起參觀墓園時,聽彰子親口說的。

我們常常會和出租車司機或酒館裏鄰座的陌生人聊起無法跟親近的人說的心裏話,因為是外人,反而容易說出口。更何況讓彰子和喬子同行的是參觀墓園之旅,說不定更容易聊到自己的身世。抱著特定目的接近彰子的喬子,也很可能努力挖掘那樣的內容。

但是在那些談話中,彰子並沒有提到個人破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