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氣象災害之海嘯(3)(1 / 2)

地震發生後,印尼南部沿海頓時掀起滔天巨浪,3~4米高的海浪衝向陸地最遠達2千米。沿岸一批飯店和房屋被毀壞,數百艘船隻被衝走。

印度尼西亞某官員18日說,17日強烈地震引發的海嘯目前至少已造成300多人死亡,160多人失蹤,2.3萬人被迫撤離家園。印尼地震監測部門宣布地震為裏氏6.8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地震達7級。位於美國的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說,地震達7.2級。

受災最重的西爪哇省尖米士縣龐岸達蘭地區緊急協調官朱內迪說,該地區至少有172人因海嘯喪生,另有85人失蹤。他說,遇難者還包括1名巴基斯坦人、1名瑞典人和1名荷蘭人,但他沒有透露上述3人的性別。目前,1500多名救援人員正在沿著海岸搜尋生還者和遇難者遺體。朱內迪說:“由於缺乏大型救援設備,救援工作遇到很多困難。”

一位名叫特蒂的目擊者稱,海嘯發生時她正好在與來自荷蘭的遊客遊玩,她說:“海浪突然就湧上來了,我們跑向附近的小山。我這個組有4個人仍然下落不明。許多小旅館被摧毀,帕加達拉海灘前麵的旅館是被衝擊的部分,小艇都被衝到了旅館裏。”她說親眼看到當地居民已經收集到3具屍體。

一位目擊者稱,周圍居民的損失非常嚴重。他說:“所有的孩子們在哭喊,很多人受傷。”在海嘯災區,哭泣的父母們瘋狂尋找自己的孩子,士兵們還在繼續挖掘試圖找尋生還者。

龐岸達蘭市當局在海灘上建起一個臨時停屍房,蓋著白色單子的屍體被堆成一堆。村民巴西爾稱:“我不在意失去我的任何財產,但請真主將我的兒子還給我吧。”

爪哇島龐加達蘭地區緊急情況部門官員朱內迪表示,至少23000人逃離了他們的家園,有些人是因為房屋被海嘯摧毀了,有些人則是害怕會有另一次海嘯來襲。據路透社報道,在印尼爪哇島的南部災區,由於有傳言稱這裏很快將要發生第二次大海嘯,災民們目前正乘坐摩托車以及卡車連夜四處奔逃。災區到處都是汽車的喇叭聲,汽車的前車燈也在黑暗中不停地閃爍。印尼政府官員向災民們表示,地震災區沒有再次發生大海嘯的跡象,根本沒有必要過度恐慌。

在另一個災區,焦慮的幸存者們不斷掀開裹屍布辨認尋找在地震以及海嘯中失蹤的親人。

在印尼國家電視台播放的電視畫麵上,一名婦女坐在橡膠園的地上號啕大哭。在她的旁邊,擺放著100餘具死難者的遺體,其中包括多名兒童,他們的身上都覆蓋著各種顏色的被單。

海嘯來了如何應對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災難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裏氏震級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以及火山爆發也可能引起海嘯。在一次震動之後,震蕩波在海麵上以不斷擴大的圓圈形態傳播到很遠的距離。

海嘯在外海時由於水深,波浪起伏較小,不易引起注意,但到達岸邊淺水區時,巨大的能量使波浪驟然升高,形成內含極大能量,高達十幾米甚至數十米的“水牆”,衝上陸地後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對生命和財產的嚴重摧殘。它對於海岸及船上人員的安全具有嚴重的威脅,需要及時防範。

海嘯知識儲備

海嘯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海底滑坡或氣象變化產生的破壞性海浪,按起因可分為地震海嘯、火山海嘯和滑坡海嘯。

海嘯的波速高達700~800千米/小時,在幾小時內就能橫過大洋。波長可達數百千米,可以傳播幾千千米而能量損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裏波高不足一米,但當到達海岸淺水地帶時,波長減短而波高急劇增高,可達數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牆”。海嘯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線幾何形狀及波浪特性的控製,呼嘯的海浪水牆每隔數分鍾或數十分鍾就重複一次,摧毀堤岸,淹沒陸地,奪走生命財產,破壞力極大。

海嘯發生有兩種形式:一是濱海、島嶼或海灣的海水反常退潮或河流沒水,而後海水突然席卷而來衝向陸地;二是海水驟漲,突然形成幾十米高的水牆,伴隨隆隆巨響湧向濱海陸地,而後海水又驟然退去。

目前,人類對地震、火山、海嘯等突如其來的災變,隻能通過預測、觀察來預防進而減少它們所造成的損失,但還不能阻止它們的發生。

有些資料提供了最近造成較大規模的海嘯。

2004年12月26日於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外海發生芮氏地震9級海底地震。海嘯襲擊斯裏蘭卡、印度、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孟加拉國、馬爾代夫、緬甸和非洲東岸等國,造成30餘萬人喪生,準確死亡數字已無法統計,可以參見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

1998年7月兩個7.0級的海底地震,造成巴布亞新幾內亞約2100人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