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1 / 2)

後記

自幼我就受家庭的熏陶,開始接近文學,從而,青睞文學,鍾情文學。

早年清閑的師範生活,又使我自覺不自覺地閱讀了一本又一本的長篇小說。

長篇小說讀得多了,慢慢地就與長篇小說結下了不解之緣,每當翻開一本長篇小說,對長篇小說中的情節入迷的時候,在那一刻,我就會覺得身旁的現實世界就好像在一瞬間完全消失隱沒了,沉浸在長篇小說的海洋中,與長篇小說中的人物形象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全然遺忘了空間與時間,好像全世界隻剩下了我腦中的思想和手中的小說了。

我常被長篇小說中的故事情節所吸引,與小說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歡樂,一起悲傷。

從而,使我深刻地體會到隻有長篇小說,才能把人物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小說讀得多了,大腦中就多了一些沉澱,多了一些靈感,多了一些智慧,多了一些激情。

久而久之,我的內心深處便有一種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著,使我急於想把身邊發生的故事形成文字,於是就練筆寫日記。

不動筆墨不讀書,我喜歡在讀書的同時,進行圈點批注,我信奉國際教育界曾流行的一句話:“聽的易忘,說的易記,寫的易用。”久而久之,我就養成了一麵讀書,一麵寫作的好習慣。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讀的書多起來,寫的文字也多起來,日積月累,便產生了一種寫作激情,曾夢想著我也要成為一名作家,希望有朝一日也走進那神聖的文學殿堂,去探索文學的奧秘,著書立說,讓讀者分享我的喜怒哀樂。於是,有一種想寫書的衝動就在我的心頭潛滋暗長了,自然而然地也就做起了我的文學夢。

說來也許大家不信,一天夜裏,我做了一個有趣的夢,我夢到我在一個教室裏學習,教室裏坐滿了老師和學生,我卻是一個學生,我拿著一支鋼筆,說沒有紙寫字,鴻鵠老師就隨手從身邊的紙簍裏,拿出了一些稿紙遞給了我。第二天,我就把這個夢說給同事聽,同事說:“這是一個好夢,拾筆拾紙拾文才,說明你的文才大有長進了。”

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又實在新奇,讓我有一種做夢的感覺。

於是,我就在兩年前,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醞釀,這本書連影子還沒有的時候,我就已經確定了書名《生命的樂章》,立誌要寫一部反映校園生活和鄉村生活的長篇小說,以貌美如花的美花為主人公,以她的家庭為背景,讓她和外界發生千絲萬縷的聯係,展開故事情節,以美花的奮鬥曆程為線索,反映美花苦盡甘來的現實生活,給讀者以力量、勇氣和信心,激發讀者奮發進取的鬥誌。開始把我的文學夢付諸了行動。

這兩年來,閑暇之餘,我常常獨坐小屋,徜徉在文字間,絞盡腦汁地用笨拙之筆抒發對家鄉一草一木的無限熱愛,傾注對國計民生的滿腔熱忱,追尋著彩虹似的夢,把我的夢想插上了飛翔的翅膀。

小說中人物的原型都是我在現實生活中熟悉的人,他們的音容笑貌,他們的歡樂和悲傷,閉目如在眼前,令人終生難忘。

正是他們激活了我的思維,我踏著他們的足跡,看著他們生活過的地方,好像歲月倒流似的,一個個生活瑣碎小事在腦中明晰,在筆下生彩。

我對文中已故的人們有著深切的懷念之情,一想起他們,就有一種情愫襲上心頭,使我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隻好讓他們在我的筆下複活。

小說中的人和事常常讓我魂牽夢繞,不得安寧,常使我忘記了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一心撲在小說中,甚至和小說中的人物一起生活。

有時候,為了給小說中的人物起一個名字,也要冥思苦想好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