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得以寫成,是機緣,也是必然。
劉福根、胡國方、陳洪根三位先生均是出版界的資深人士。他們共同策劃男女生差異教育領域的圖書選題時,恰巧遇到我們的相關科研成果在學術期刊陸續刊發並經《解放日報》《新聞晨報》《鳳凰網》等眾多媒體的宣傳而廣為人知。雙方初次見麵即定下合作意向,並馬上付諸行動,使本書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得以問世。是為機緣。
男女生學習差異問題越來越嚴重,男生考試成績越來越不如女生,此類現象引起人們的關注,促使我們花很大的時間和精力去專門研究而頗有心得與成果,並得到學術界和社會的認可。實乃必然。
本書是多方合作的成果。寫作過程中,對本書作出貢獻和幫助的人士眾多,很難製成一份詳細的名單一一致以謝意,這些幫助來自上海、浙江、山東、遼寧、湖南、河北等全國各地的教師、學生、家長和專家,謹此向他們表示誠摯的感謝!特別感謝劉厚萍、周嘉、姚愛權、陳靜、楊光、郭大偉、湯佩琦、王俠、黃揚、陳慧倩、徐旭、周勇、沈慧嵐、俞劍維、陳佳、屠綺雯、王雅芬、郭鎏超、呂之戈、林玨、王於青等先生、女士,他們以各種方式為本書的寫作提供直接或間接的幫助。感謝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學科評議組成員、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終身教授、“紫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丁鋼先生和浙江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導師肖朗先生,他們在百忙中撥冗為本書撰序,並提出指導意見,讓我們受益匪淺。感謝浙江大學出版社總編室主任曾建林副編審,在本書的出版過程中給予我們很多的指導,使本書增色不少。
本書撰稿具體分工情況如下:引言,第三、四、十章,結語,由劉濤負責撰寫;第一、八章由趙惠負責撰寫;第二章由劉濤、張正波共同撰寫;第五、六、七章由魏興玲負責撰寫;第九、十一章由陳振國負責撰寫;第十二章由花懿雋負責撰寫;紀明澤負責部分外文文獻的翻譯和全書的定稿工作;趙惠不僅親自執筆撰寫了不少內容,更是擔當起了聯絡員和文字統籌整理的重任。
本書疏漏之處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作者201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