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一(1 / 1)

進入到21世紀,公平公正已經成為中國教育發展所關注的問題之一。我們不僅要關注教育機會的公平問題,更重要的是教育過程中的公平問題亟待重視。就當前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狀況來看,男生在教育中性別弱勢問題無疑是教育研究應該關注的焦點之一。

就教育研究而言,男生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群體。說熟悉,是因為他們似乎一刻也沒有離開過我們的視野;說陌生,是因為他們相對於女生群體而言所處於明顯的落後境地,我們的教育研究似乎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男生教育缺什麼》正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呈現在大家的麵前。本書的幾位作者,紀明澤先生在基礎教育研究領域有著長期的積累和敏銳的見解,其他幾位也都是教育專業畢業的研究生。類似的治學經曆和感受加上共同的研究興趣,促使他們聚在一起完成了這樣一本別樣的著作。說它別樣,主要是基於三個方麵的思考。其一,這本書所討論的話題和內容是新穎和獨特的。其聚焦於男生的教育問題,從男生教育中常見的十幾個現實問題入手,采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行文思路逐一解剖,讓讀者逐漸明白了男生教育背後所隱含的很多值得深思的教育問題。其二,此書討論問題的立場和視角是多元而深入的。對於教育領域男生弱於女生的事實,很多家長、一線教師以及教育研究人員都有自己獨特的觀點,比較流行的看法是男生學習不如女生用功,男生沒有女生那麼細心等。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這樣的解釋其實並不全麵和深入。此書立足於男生性別弱勢的前提,提出了新的解釋思路,即從男女的自身性別差異入手,總結和分析了現行教育體係和教育方式與男生性別特征相悖的現實,從而得出了男生性別弱勢以及男生教育中很多問題的存在都因現在的教育沒有正視性別差異所致的基本結論。此類觀點在國外研究中幾乎已成共識,但在國內研究中似乎並不多見。其三,此書所強調解決男孩教育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是具實證基礎的。解決問題始終是教育研究最根本的指向,但是如何確保策略的有效性和實用性卻是困擾教育研究者的一個難題。在此書編寫中,作者們充分考慮了這個問題。因此,他們大量走訪了學生、家長、教師等相關人員,基於形式各異的案例和實驗,所提供的解決問題的策略也大多是經過實踐檢驗的、可靠而有效的。

實事求是地講,在閱讀本書的時候,我的心情是非常複雜的。一方麵,本書的寫作完成,表明很多年輕的學者已經在繼續我們的教育研究事業,他們在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思維方式為教育事業添磚加瓦,教育事業後繼有人,這是令人感到欣慰的;另一方麵,就本書所討論的話題來看,作為一名教育研究者,我是無法輕鬆的。在2003-2004年我曾與我的學生嶽龍博士共同研究,發表一篇題為“學校環境中的教育平等——基礎教育中男生性別弱勢的調查及思考”的長篇論文(載丁鋼主編《中國教育:研究與評論》第6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年)。並在2006年應鳳凰衛視之邀在“世紀大講堂”作了專題演講。論文發表和演講播出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其中就有批評的意見,認為我寫了一篇男權主義的文章。其實,當女生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需要關注,同樣,當男生教育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沒有理由不加以關注。事實上,在我們的研究中已經指明,男生的教育問題早就是很多國家和地區共同關心的問題了。而任由男生的教育問題發展擴大,後果同樣很可能是難以想象的。

在我看來,如同女生的教育問題一樣,男生的教育問題不僅是一個教育領域的問題,它是一個心理學、生理學、倫理學和社會學等共同麵對的問題,也是一個關係到社會發展、教育製度變革等的係統性問題。男生教育缺什麼?這個問題恐怕也不是一兩個人、一兩本書就能回答的。《男生教育缺什麼》這本書為我們研究男生教育問題提供了很好的實證和鋪墊。

相信這本書的出版能夠吸引更多的研究者將研究的視線聚焦於男生,聚焦於基礎教育中新的弱勢群體,也相信在家長、教師、教育研究者乃至全社會的關心和幫助下,男生的教育問題一定能夠得到解決,男女生齊頭並進、共同發展的和諧圖景也一定能夠實現。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丁鋼201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