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有經驗的老師在被問到關於考試技巧的問題時,都會不約而同地強調一點:先易後難。考試中偏題、難題隻占大約10%左右,先把簡單、易做的題答對了,再以輕鬆的心態去攻克難題。能把難題做出來最好,即使做不出來,靠已經順利解答出的90%左右的題也可以得到一個不錯的分數。
同學們在考試的時候翻開考卷後,一定要仔細閱讀,遇到一時沒有解題思路的問題,就先放下,抓緊做後麵的題。等把會做的題目都做完,再回過頭來重新解答前麵空下的難題。對這種題,要大膽想象,能做多少算多少。不要左顧右盼,看著別人刷刷地寫,自己就更心慌意亂了。
按照由簡單到難的順序做題的時候,還有一點是需要特別強調的,那就是能得的分一分也不丟,將沒有把握的題放到後麵再去努力爭取,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度”,先放一放的題最多不超過3道。因為當著手做一道題時,畢竟有了一些想法,若淺嚐輒放,回頭再看時,可能那些解題思路有的已被遺忘,重新思考就會使解題成本變大。而且留下的題太多,會使自己心裏沒底,解後麵的題時會產生急躁情緒和挫敗心理。
學習案例
慧宇是以全校最高分考入某重點大學的。她在考試的時候有一個習慣,首先大體上看一下試卷結構,看看各種題型、分值的分布。對整個卷子有一個總體的了解,全麵地把握。這樣她就能在安排答題順序時心裏有數,不致慌亂。
然後開始答題,慧宇注意到班裏有些同學喜歡從後往前答題,先做高分值題,以為這樣可以先保高分,這其實不是一個好的答題習慣。因為整個試卷結構是出題人按照由易到難、分值由小到大的順序安排好了的,打亂了順序,會給自己增添不少的麻煩。
在考場上,考生雖然也知道要合理地分配答題時間,但是一遇到難題就全亂套了。答題順序如何安排呢?慧宇一般的做法是從前到後,先易後難,穩紮穩打,最後攻關。
結合時間安排,她總是優先解答最容易得分的和分數值較高的題,最後做可能沒有希望得分的或得分比較費時的題。也就是說,先做一看就會的最容易得分的題;其次,做每分鍾得分多的題;再做得分少的題;最後做難度很大或可能沒有希望得分的題。
慧宇說,曆年大型考試的試卷,難易試題的比例多呈梯形。多數試題屬於基礎題,難度較低,排在前麵;少數綜合性較強,難度較大的題目一般排在最後。先用較短時間準確完成基礎部分,再集中精力和時間攻克難題。若先做難題,耗去大量時間左衝右突,如果勞而無功,再回頭作簡單而容易得分的題時,又可能因時間倉促而忙中出錯或心理緊張“發毛”而對容易題目找不到正確的解題思路。
因此,考試的時候,她碰到對自己來說較難的題目,一時做不出來,總是先跳過去,做點簡單的題目以恢複自信心。有時碰到並不難的題目,可能一時想不出解題的最佳突破口或解不出答案,她就暫時放棄,先做其他的題。大多情況下,過一會兒答案會突然出現在腦海之中。憑著這樣的答題技巧,慧宇總是沉著應對每一次考試,並取得優異的成績。
學習秘笈
從前至後,先易後難。各科試卷的安排,一般都是把基礎知識考察或者是比較簡單的題目放在前麵,然後逐步增加難度。所以同學們在答題的時候,應該按從前到後的順序做題,先做簡單的題增加信心,確保基本分數。
不要輕易棄題。答題過程中如果遇到自己實在解不出來的題目可以放棄,先答自己會答的題目,但是不要出現太多棄題,最好不要超過3道。不然不但會增加自己的心理負擔,而且也會浪費解題時間。
沉著應對,切勿慌亂。同學們在剛開始考試的時候,可能會因為緊張或者過於亢奮而顯得有點手足無措,開始的幾道題會覺得提筆沒有思路。這個時候,首先應該使自己的心情盡快平複下來,不要一上來就認為自己不會,這樣急於否定自己會更加加重心理負擔。嚐試深呼吸,感覺平靜後再答題。
仔細認真,不要存在僥幸的心態。如果考生感到答題很順利,每一道題都迎刃而解,就連最後的難題也是之前接觸過的題型時,就更加要認認真真地去做,不要因為是曾經見過的題型而有僥幸心理,因為馬虎大意而丟分。
名師點睛
正確的應試技巧,可以讓考生即便是麵對最重要的考試時,也都能夠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