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妹妹(1)(1 / 3)

“小桐,怎麼樣了?顱麵成像出來了嗎?”

章桐雙手握著一張相片顫抖不止,眼淚大顆大顆地往下掉。

王亞楠的心跟著糾緊,湊上前打量。誰想到這一看就把她驚呆了,因為章桐手中這張打印相片上的女孩子竟然和她長得相差無幾!幾乎就是一個縮小版本!

王亞楠從現場回到局裏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一點多了。她剛走進辦公室,章桐的電話就到了,雖然在電話中並沒有說什麼,但是章桐的口氣卻讓王亞楠很擔心。

解剖室裏,氣氛明顯不對,兩張冰冷的不鏽鋼解剖台上都擺放著小小的、灰白色的骨頭,潘建和章桐的臉上看不到一點表情。

“怎麼樣?屍體有問題?”

“屍體沒有問題,確認是人類遺骸,女性,年齡在九歲至十二歲之間。但是,這裏是兩具遺骸,確切點說是兩具不完整的遺骸。”

王亞楠沒有搞明白章桐話中的意思:“你是說是兩個受害者?”

章桐點點頭:“根據找到的一塊骶骨和頭骨,我們可以確定其中一位死者為女孩,但是我們同時卻又找到了兩對恥骨。長短不一的兩對恥骨,兩對的骨齡都在九歲至十二歲之間,由此可以斷定死者不是一位,而是有兩位。但是因為骸骨的不完整,另外一位還沒有頭骨,所以,目前對於另一位死者的具體身份我們還沒有辦法確認。你也知道,處在發育期之前的兒童根據骸骨是比較難以確認性別的,更別提還缺少了很多塊骨頭。所以,就手頭的線索來看,我沒有辦法。但是我會盡力。”

“那死者被害的年份能確認嗎?”

章桐點點頭,“根據骨骸的碳化年份推算,兩人的被害時間大致為十五至十八年前。不過我還在等痕跡鑒定和生化檢驗那邊的報告。他們提取了現場埋屍淺坑裏的生化樣本,今天會出結果的。”她想了想,繼續說道,“亞楠,我想申請對現場進行再次勘察,你看怎麼樣?”

“我也想到了,受害者可能不止一個。一會兒案情通報會上我會馬上向李局彙報的。”

王亞楠走後,章桐伸手拿起那枚小小的頭骨,仔細端詳著,半天沒有說話。

會議上,大家臉上的神色都很凝重。聽完王亞楠的彙報後,整個房間裏頓時鴉雀無聲。

靠門坐著旁聽的趙俊傑突然站了起來:“我有個想法,可以說一下嗎?”

李局點點頭。

趙俊傑看了看大家,隨即說道:“我的老同學,也就是市檢察院的劉春曉和我說起過,在那片胡楊林裏曾經陸陸續續失蹤過好幾個孩子,年齡都在九歲上下,相差無幾。我在想,會不會和我們發現的這個案子受害者有關?”

“你的消息確切嗎?”李局半信半疑地說道。

“當然確切,由於某些特殊原因,劉檢察官關注那片區域的兒童失蹤案件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其中一個失蹤的女童名叫章秋,也就是章法醫的妹妹。而章法醫當時就在案發現場,可以說她目睹了一切!”趙俊傑講起自己的發現時,顯得有些滔滔不絕,甚至有一些小小的得意。

“你是說小章是目擊證人?”李局放下了手中的筆,一臉的困惑。

趙俊傑點點頭:“我本來申請到你們局裏蹲點就是為了章法醫妹妹那個至今未破的失蹤案,這會是個很有賣點的故事。可惜的是她對當時的情景想不起來了。”

“想不起來?”

王亞楠補充道:“案發時凶手在章桐體內注射了一定劑量的麻醉藥,企圖讓章桐成為植物人。沒想到章桐在昏迷一個月之後蘇醒了過來,但是卻患上了選擇性失憶症。”她轉而麵對趙俊傑,“不過,趙大記者,搞半天你這不是來當臥底了麼?”

趙俊傑尷尬地摸了摸腦袋:“我們做記者的,有時候是要犧牲一點的!”

“好了好了,你們不要把話扯開了,”李局站了起來,“這樣吧,小王,你派人調查一下城郊胡楊林近二十年的失蹤人員報案記錄,並且和市檢察院的劉檢察官聯係一下,盡快落實死者的身份。”

“李局,章法醫懷疑現場不止一個受害者,我打算對現場進行再次全麵的勘驗。”

“沒問題,人手和設備方麵有困難的話就告訴我。”說著,李局神情嚴肅地掃視了眾人一眼,“這個案子至關重要,涉及了未成年人,大家要打起精神,從現在開始,全局上下取消假期,實行二十四小時輪班製,爭取早日破案!抓住凶手!”

章桐撥通了母親病房的電話。

“媽,我是桐桐,你好嗎?我這幾天要加班,不能過去看你了。”

“哦,那你要多注意休息!別太累了!”母親的聲音顯得很失落。

“對了,媽,有件事情問你一下,你最後在家的那幾天,有人來看過我們嗎?”

“你說是上周?”

“對!”

“我想想……除了你陳伯伯以外,應該就沒有什麼外人了!”

“陳伯伯?”

“嗯,他經常來!有什麼事嗎?”

“沒什麼,我隻是問問罷了。媽,你休息吧!我有空再給你電話!”

掛斷電話後,章桐無法平靜下來。她走到辦公桌邊上,拉開抽屜,取出了那封已經打開了的特快專遞。這還是她收到信後第一次認認真真坐下來看這封信,經過辨認,信封上的地址是一家私人療養院。寄件人的名字很陌生,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看著空空如也的信封,章桐實在想不通為何有人要偷這一封來曆不明的信件。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偷信件的人起先肯定並不清楚信件中的內容,是因為無意之中看到了所以才會慌裏慌張地拿走了信紙,以至於下意識地隨手把拆開的信封就這麼往書櫃裏草草一塞了事。他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考慮周到,從而把信封一起拿走,他怕被人發現。看來,如果能知道這封信的內容,很多謎題就能夠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