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節車廂裏的聽眾最難以應付,也最容易應付。其實不是聽眾難以應對,而是我們沒有與之建立溝通聯係。(演講以一段非常有說服力的話結尾。這句話同時也總結了整場演講的內容。)
《喬伊斯阿姨的故事》(帶評論版)
故事發生在1954年。當時,小瑞奇正和他的父母、姐姐還有喬伊斯阿姨一起開著車去海邊勝地度假兩周。(注意,這裏僅用一句話就概括了整個故事的背景。)
一到達目的地,小瑞奇就趕忙打開車門,衝向沙灘,眺望大海。(運用“三原則。動作描寫簡潔明了。)那時他隻有5歲,還不會遊泳。喬伊斯阿姨拍拍他的後背,說道:“小瑞奇啊,咱們打個賭吧,賭注10先令。我賭你旅行結束時還沒學會遊泳。”
“喬伊斯阿姨……我會學會的!”(運用對白。故事的衝突在最開始就體現出來。故事中的角色互喚姓名,這使聽眾對他們更加熟悉。)
多年後,當初的小瑞奇就成了理查德·布蘭森爵士——全英國最富有的人,億萬富翁,擁有400多個運營良好的公司。但現在,小瑞奇正麵臨著一生中最大的挑戰。
整整兩周,小瑞奇都泡在海裏苦苦掙紮,嗆著鹹海水,在巨浪裏翻騰,可他仍然沒能學會遊泳。“別擔心,小瑞奇。明年夏天,你肯定能學會遊泳!”
回家路上,小瑞奇一直盯著窗外,惦念著他的“巨大”損失。離家還有幾英裏時,透過車窗,瑞奇發現了一條河流。
爸爸在路邊把車停穩後,小瑞奇趕忙推開車門,衝向沙灘,縱身一躍,跳進河裏。他被急流托起,隨後又沉入水裏,他努力掙紮,想要再次浮出水麵,他蹬開石塊……竟然遊了起來!(這段話要帶有感情,講述時音調要隨情節發展有所升降。)他像隻小狗,在那歡快地遊著,遊了一圈又一圈。他竟然賭贏了!(運用“三”原則。)喬伊斯阿姨把10先令又還給了他。
17年後,22歲的理查德成功推出了《學生雜誌》和連鎖音樂唱片店,隨之他又決定成立自己的唱片公司。他需要在倫敦附近買一棟漂亮的房子,因為像“滾石”和“披頭士”這樣的樂隊會時常造訪那裏,錄製他們最為風行的唱片。買房需要3萬英鎊,這在20世紀70年代是筆不小的數目。(引入衝突。)
理查德當時覺得很自豪,因為銀行借貸給他2萬英鎊,這遠超過他的預料。但他還缺1萬英鎊,所以最後他不得不求助於家人。他找到父親,對他說:“爸爸,還記得您給我和姐姐們在信托基金上存的那筆錢嗎?等我們到了30歲時,每人都可得到2500英鎊。您可以現在就把錢給我嗎?”
“當然可以呀,兒子,這就給你。但是剩下的7500英鎊,你去哪兒湊呢?”
“說實話,爸爸。其實,我也沒主意。”
“沒事,瑞奇。去喬伊斯阿姨家吃頓午飯吧。她可能還能借你點兒。”(人物間的對白。)
瑞奇去了喬伊斯阿姨那裏,她借了瑞奇7500英鎊。於是,瑞奇買下了那棟漂亮的老房子,後來發展成了聞名於世的一大唱片公司——維珍唱片公司。
那時,理查德知道,沒有家人的幫助和支持,他就不可能買下那棟房子。但有件事理查德卻是不知道的——喬伊斯阿姨其實拿不出7500英鎊。事實上,她是把自己住的房子抵押了出去,才有錢借給他。瑞奇跑過去問喬伊斯阿姨,“阿姨,你為什麼借我錢?”
“瑞奇,因為我想借給你啊。我知道,當你有能力的時候,你肯定會連本帶息的還給我。我從未懷疑過你的堅持和執著。還記得海邊的那場賭局嗎?你確確實實賭贏了啊!(再次回顧第一個故事場景。這樣的回顧讓故事高潮更富有感情色彩,也更引人入勝。)
13年後,理查德·布蘭森爵士成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維珍航空公司。一天,他正乘坐自己的波音737飛往紐約。他的家人都在國外。他為自己驕傲,而家人也為他感到驕傲。他看著他的父母,看著他的妻子和孩子,又看著喬伊斯阿姨,想著:“若是沒有家人的幫助和支持,我就不可能有現在的成就。”(回顧之前提到的第二個故事場景。)
我來問你同樣的問題:若是沒有家人的幫助和支持,你有可能成就今天的自己嗎?(引人深省的發問。)
一旦我們為人父母、為人叔嬸,也會有人需要我們。請相信您的孩子吧!請相信您的侄子侄女吧!請助您的親人一臂之力吧!因為,如果沒有你,他們可能永遠無法施展自身的潛力,成就自我!(用最有說服力的話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