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歡的電影是哪一部?人們喜歡看電影,是因為在大約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裏,我們能體味另一種人生。

試想,如果一部電影沒有任何特效或電腦特技,它還會是一部好電影嗎?當然會。

那麼如果我們隻用一男一女兩個演員,並且把故事場景設置在一個地板、天花板、牆壁都是白色的,沒有任何家具的屋子裏,這部電影還會大賣嗎?如果這部電影的情景引人入勝,演員演技無可挑剔,那麼答案依舊是肯定的。

但如果電影中唯一的兩個演員在九十分鍾的時間裏一言不發呢?這還會是有趣的電影嗎?必須不是!

沒有對話的電影不能稱作為電影,對話是所有成功影片的基石。同樣,在公眾演講中,對話也至關重要,它是故事的核心,而故事又是演講的核心。所以說,對話在演講中,也占據核心的地位。

沒有對話,任何好萊塢的電影或任何演講展示,都會死氣沉沉。通過對話,聽眾能夠成為演講的參與者,因為他們能夠在任何時候都能感受到故事正在進行。

如果一篇演講中沒有對話,與其說這是演講,還不如說它是新聞報道,或是一篇報刊文章。然而,隻有對話,就成了戲劇表演,也不能算是演講。一場成功的演講應該是對話與陳述的結合,而演講者的工作就是把這兩部分恰當的結合在一起。這就是公眾演講。

但怎樣的比例才恰當呢?就我觀察而言,包括我自己在內的99.9%的演講家通常都會設計過多的陳述,而忽略了對話。所以,如果你在自己的演講中添加多一些對話,就能實現完美的平衡。怎麼做呢?很簡單!我將介紹一些方法來增加對話、減少陳述。

三種增加演講對話的辦法

角色的語言都以對話來表現

舉例來說,在我的演講《地鐵車廂“曆險記”》中,我這樣設計:“謝爾蓋,人好多啊。”“是啊,不然這次就算了吧,安德裏?。”我用對話的方式取代單純的陳述:“當我和我的朋友謝爾蓋來到站台,發現車裏人太多了,我和他說這裏很擁擠。謝爾蓋也這麼認為,勸我等下班地鐵。”

采用對話的方式能使內容更加簡明、生動、有趣。所以多讓你的角色在演講裏說說話吧。

用對話的方式來進行描述

將背景介紹和描述的部分也用對話的來展現。比如,如果我要在演講中談論謝爾蓋的個人生活,我就會這麼設計:“謝爾蓋,你才26歲,就已經創建了一家廣告公司,又這麼帥氣聰明,但你卻告訴我你不敢約朱莉出來?”“安德裏,我從大一就開始認識你了,你什麼時候才能不把我當個小孩看?讓我自己處理吧!”

從對話中,我們能知道謝爾蓋的背景,並且知道他和安德裏是怎麼認識的。比起平鋪直敘,這種方法更加簡明、有趣。“我從小學開始就認識安德裏了。他是一家廣告公司的創始人,他非常帥氣、聰明。上周我見到他時,我跟他說:‘我簡直不敢想象你竟然不敢約朱莉出來。’他回答我說‘安德烈,你能別把當成個小孩了嗎?讓我自己處理吧!’”

多用動作替代敘述

演講和寫作是非常不同的。在舞台上,除了語言,你還可以充分運用你的聲音和肢體動作。能用肢體動作表達的,就不要用語言敘述。

舉個例子,你可以說,“我非常生氣,轉過身子對著朱莉吼道‘錯的是你!’”你也可以用動作來代替,比如設想朱莉站在你前麵,你轉過身,用生氣的口吻大聲說:“朱莉!錯的是你!”

三種對話類型

頂級的演講者通常在演講中采取三種類型的對話。對話不止局限在角色之間,還包含你自己的內心對白以及聽眾的心裏想法。將這三種對話都使用到你的演講中,使之更加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