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會想,“看樣子,來的人要比預計的少好多啊!150個座位,卻隻來了70個人。這位演講者可能不怎麼樣吧!”
演講要取得成功,聽眾們就應坐得靠近些,因為你明白這點,所以你會鼓勵他們挪動座椅,坐在一起。你可以這麼說:“請相互坐近點好嗎?”
往往隻有一兩個人挪動,於是你又換了種說法:“我講話不會太大聲,所以請你們往前挪近點兒,這樣能聽到我說話。”然而,仍然無人響應。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你不是鸚鵡,不會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你也得開始你的演講。你將會付出比平時更多的汗水和努力,但聽眾卻不買你的賬,最終給你的評價也不高。
最可怕的是,上述情況經常發生,並非隻是假設。
經驗一:無論你說什麼做什麼,一旦人們入座,再說服他們挪動座位幾乎是不可能的。
經驗二:一般來說,並非每一位登記到場的人都會來聽演講。
但並不是無計可施,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技巧可供你借鑒。
如果預先知道有100人來聽演講,那麼就隻在聽眾席中擺放50張椅子。最先到場的50人會坐滿那50張椅子。
其餘的聽眾到場時,你另外給他們提供20張早已備好的椅子,請他們就坐。那麼,這些人就會想,“哇喔,本來應該隻有50個人吧,竟然來了70個!這位演講者應該很不錯!”
這就是演講中的經驗法則。即使沒人幫你,你一個人搬挪所有的椅子也比給零星散坐在房間裏的聽眾做演講容易的多。
我猜接下來你會這麼問,“安德裏,如果座椅連著地麵,挪動不了,怎麼辦呢?”解決這個問題相當簡單:隻在前幾排座位上分放講義。這就極大地增加了到場聽眾選擇坐在前幾排的可能性。但是,比起上麵另外增加椅子的技巧,這種方法的效果要減弱不少。
另外給你們分享一個經驗作為福利吧。能量的傳遞不隻局限於人與人之間,它還可以穿牆越窗。聽眾數量少,就安排小房間,人數多,就安排大房間。
如果一間大大的禮堂裏隻有為數不多的聽眾,他們的回應就會很微弱。相反,如果被安置在較小的房間裏,他們的回應會更強烈。準備會場環境時,不僅要確保聽眾坐得靠近,還要選取與聽眾人數相匹配、大小合適的房間。
排除一切幹擾
要想讓演講有效進行,就得讓聽眾們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你和你的演講上。如何做到這一點呢?要排除會讓聽眾轉移注意力的一切幹擾。
不要在講演期間分發講義
如果在演講時分發講義,你的演講就會立遭慘敗。為什麼呢?因為聽眾們會忙著傳遞講義,或是看講義,沒有人會聽你講話。
演講期間,切忌給聽眾們分發閱讀資料。要在演講結束時或開始前分發。
排除自身幹擾
脖子上掛胸牌是另外一種幹擾。你可能會想:“嘿,和其他演講者一樣,我也有塊胸牌。”沒錯,但是每個人都會盯著你的胸牌,因為它很引人注意。演講期間,一定要摘掉胸牌。
清空口袋,因為口袋裏露出手機或有硬幣叮當作響也會使聽眾的注意力轉移,不再關注你和你的演講。
另外,試想一下,演出結束後,你手裏仍然拽著隻玩具熊或網球,你覺得大家會盯著什麼看。
直到演講完全結束,都要藏好道具。
假設你打著條非常特別的領帶或穿著粉色的襪子,你覺得聽眾們會去關注你的演講嗎?不會的!他們會一直想著你的襪子或是領帶。著裝要得體,不要分散聽眾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