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 1)

前些時候,正值流感高發期,我看到報道說北京兒童醫院門前人潮洶湧,不少家長為了給孩子掛上號,甚至就在醫院前的廣場上露宿。

每當這時,我都既心疼又無奈。

心疼是因為,同樣為人父母,我可以體會爸爸媽媽們那種看不得寶寶得病時痛苦難受,希望盡早地給寶寶治療的急切心情;而無奈的是,由於醫生少,病人多,這種“求醫難”的現象,目前還無法得到有效改善。我作為一名兒科大夫,行醫近20年,治療過成千上萬個小寶寶。我很想告訴爸爸媽媽們:其實90%的病症——

看似怪異實非疾,

疾病也可家來醫。

無需藥來不點滴,

相信孩子免疫力。

也就是說,在寶寶的發育過程中,有些現象看似“異常”,實則正常,而有些現象則恰恰相反。傷風感冒、頭痛腦熱等“小病小災”是寶寶生長發育中必須經曆的過程,是在為寶寶的成長積累資本,每一次病愈後寶寶都會有所收獲。與年長兒相比,嬰幼兒的抵抗力要弱一些,但是他們對某些疾病,仍然具有“令人驚訝的”抵抗力。其實,對於寶寶生病這件事,大多數情況下爸爸媽媽們都沒必要緊張,一些較常見的疾病在家裏處理就可以了,沒必要去看醫生。爸爸和媽媽的工作就是“挖掘”出寶寶的“自身抵抗力”,盡量創造出一個能讓寶寶輕鬆戰勝疾病的環境。

如果爸爸媽媽們還是無法理解或認同的話,請不要著急。本書精選了寶寶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常會遇到的疾病,把它們的原理、症狀以及一些簡單的家庭護理方法用一種最直觀的方式表達了出來。我期望本書可以幫助年輕的爸爸媽媽們輕鬆地掌握一些正確的育兒知識,這樣即使寶寶生病了,也能不慌不忙,從容應對。如果本書能夠給家長朋友們帶來一些啟發,讓大家在育兒之路上少走一些彎路,讓寶寶少一些痛苦,多一些笑容,那麼我會非常欣慰。

張傳倉

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