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七章 母親,請站在原地等我(2 / 2)

兩相比較,不難發現父母之愛心具有不同的表達方式。父親的語氣難免帶有淡淡的“官腔”,開頭無疑詢問一番學業、生活情況如何,中間介紹一下家中近日發生了哪些新事,最後總結出對孩子各方麵的要求、希望。而母親的短箋樸實無華,好像僅嘮叨幾句家常,人情味反倒濃極了。

母親的愛是細致而不無擔憂的,總是敏感於我寫信間隔太長,“是否生病或發生什麼事了?”她每每不厭其煩的探詢實則載荷著太深的掛念。我沒想象過母親接到孩子去信的心情,但母親自己說她常常是讀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眼淚流了出來。作為男孩子,大大咧咧憤了,有時把寫家信當作應付差事,潦草完成,有時事務一多就疏忘了這茬,白惹母親擔心了無數次。念及自己居然不懂得回報母親以經常的欣慰,真覺得是太吝嗇了一和那份深厚似海的母愛相比。

天氣剛剛轉冷,母親信中就流露出喜悅的成份,因為我寒假總要回老家過春節的(哪怕這是好幾個月以後的事)。同時囑咐我別忘了加件毛衣,以防感冒。

偶逢父親出差,執筆家書的任務就完全落在母親肩上。然而母親的信仍然很短很短,翻來複去說不膩的仍然是那麼幾句。唯一異乎尋常的是,母親悄悄地問我是否找女朋友了,然後勾勒一遍她理想中兒媳婦的模式,不外乎溫柔呀賢慧呀能幹呀之類,對於母親的操心,我微笑之餘常常無言以對。

有一次平淡地拆開信,一張小畫卡掉出來。我才想起今天是我的生日。也許所有母親確實比兒女更深刻地記得那一天,它是兒女生命的起點,更是母愛隨之誕生的日子。母親啊母親,從此開始了她的養育、守望、擔憂、欣慰以及對離別的畏懼。這是一段多麼漫長、艱辛而又多麼偉大的曆程啊!

每年回南京休假,日程排得滿滿的,早出晚歸,忙於探親訪友、參加各種聚會,有時深夜喝得半醉悄悄溜進家門,發現母親房間的燈還亮著,她仰躺在床頭,用耳機聽磁帶,眼睛卻望著天花板發呆。我仿佛洞察了母親寂寞的日常生活,是怎樣度過的。包括我不在身邊的那無數個夜晚,她是怎樣以思念來填補那可怕的空白。這時我才懊悔雖然回到家中,陪伴母親的時候仍很少。對於成熟了的兒子來說,母親隻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但對於衰老了的母親來說,兒女卻接近於她生活的全部。

母親越老,精神上就越脆弱。以前離別,無論刮風下雨,她堅持要送我到火車站,我一次次地目睹過她站在月台上揮手的身影從緩緩移動的車窗裏消失一就像不斷重演的神聖儀式。記不清從哪一年開始,她改為在家中的陽台上目送我。她說每次離別對於她都是不小的打擊,每次我走後她都要流好半天的淚,這幾年越來越覺得有點承受不了,要過好幾天才能恢複過來。我提著行李箱走到拐彎的丁字路口,下意識地回頭,發現母親瘦弱的身影淒楚地依在二樓陽台上(像被世界遺棄了一樣孤獨),我知道自己又留給她一年的痛苦。那一瞬間我真想拋掉箱子飛跑回去再擁抱她一次,或索性永不離開。可我隻能故作超脫地向她招一招手。然後就不可阻止地從她視野裏消失了。在異鄉想起母親,頭腦中總浮現出這同一幅畫麵,仿佛她自始至終都佇立在故鄉的陽台上,一分鍾都不曾離開。同樣,母親思念我時,也會反複咀嚼我的背影,我高聳起衣領逆風而行的背影留給她的是苦澀的滋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