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2 / 3)

沈碧曼笑著點頭,忙叫掌櫃的把他扶起來,又柔聲安撫他:“不用這樣客氣,在我家做事,隻要你手藝好,幹活認真,都不會虧待你的。”這張師傅的身體抖的和篩糠一樣,許是因為是小老百姓,沒見過貴人。

張師傅點點頭,依舊縮著脖子低著頭。沈碧曼也不多問,就叫掌櫃的將畫著衣服樣式的本子拿上來,隨便挑了幾個漂亮的樣式,又向掌櫃的問了幾句店裏的情況,見掌櫃的一一答了,這才滿意的抱了玩得盡興的墩兒回了將軍府。

綢緞莊內,掌櫃的吆喝著小廝進進出出的搬著新布料,後院卻是安靜得連鳥叫聲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張師傅正在房間裏拿著剪刀裁衣服,窗戶大開了,窗外的屋簷上站著幾隻嘰嘰喳喳的麻雀。突然有隻腿上綁了小管的信鴿飛來,熟練的落在了張師傅的窗台上。

張師傅放下剪刀,又探頭看了看沒有一個人的院子,將那隻信鴿小心捉住往屋裏走去。不多久,信鴿又從院子裏飛出去,那方向,竟然是京城!

有的人注定會幹一番大事,而這樣的大事,也絕不會在一堆雜事中間靜悄悄的淹沒。

正當沈碧曼在疑惑為何鄭沅在軍中忙碌著不回家的時候,京中卻出了大事!

秋獵時候,太子強搶良家婦女,又與官員勾結試圖謀害皇帝,被當場揭發,皇帝當即就將太子關入了大牢,又下聖旨廢除了太子之位,將與太子交好的大臣都細細盤問,徹查他們是否是與太子勾結。

一個蘿卜拔起,帶出了一串的泥。

一時間京中各府都是戰戰兢兢,官員們都縮起了腦袋做人,生怕這件事情牽連到自己。往常拍著太子馬屁跟著沾光的人,也紛紛做鳥散,將自己與太子的關係撇得幹幹淨淨。

大家都看得清楚,皇帝此時震怒,將廢太子先是關了大牢,後又圈禁在府中,連同太子家眷一起,不許任何人進去探望。這太子恐怕是徹底倒台了!

皇帝被氣的病了一個月,朝中大小事務都由肅親王接手督辦,等到皇帝病好了上朝,連連誇獎肅親王監督朝政有功,事事都處理的妥妥當當的。

皇帝這一說,大家還有什麼不明白的,一時間肅親王府上就賓客盈門了。

鎮國公府倒是很鎮定,依舊我行我素,在這個檔口也不上趕著去肅親王那表忠心,他們家忠的是國家,是君主!

永毅侯本想著是不是也要搜羅些好東西去拜訪肅親王,畢竟現在京城人人都是看著肅親王的臉色吃飯。沈軒卻不讚同,沈碧瑤嫁的是莊親王,他們何必去靠肅親王的關係。且鎮國公府也是安安靜靜的,並沒有什麼大動靜,看鎮國公府的風向,皇帝麵上誇肅親王,內裏喜歡的,也並不一定是肅親王。

雖然現在太子倒了,趙顓被貶去守皇陵,隻肅親王在京中風頭正盛,可永毅侯聽了沈軒的話,還是覺得沈家並不用刻意去巴結肅親王,隻麵上和氣些就行了。

他們家就算往上靠,人家肅親王也不一定會瞧得上,畢竟是趙顓的嶽家嘛!

沈碧曼暗暗心驚,沒想到肅親王這麼快就把太子給扳倒了,也不知是給皇帝灌了什麼迷魂湯,現在皇帝很信任他。前幾日鄭沅好不容易從軍中忙完回來,沈碧曼才知道軍中的軍餉出了問題。

本來邊疆的軍餉都朝中戶部撥款,年年都是按時發放,皇帝發過話,就算財政再怎麼緊張,也不能短缺了軍餉。可今年的軍餉,足足遲了三個月!

鄭沅已經上奏給皇帝催軍餉,又寫信給鄭平問情況,這才得知是肅親王說南邊蜀中地區由於半年幹旱,所以收成不好,百姓們吃不上飯,都快餓死了!而邊疆剛剛大勝,又不用打許多仗,軍餉先不發,等稅收上來了,再撥款也不遲,就將戶部準備好的軍餉,連同戶部例行準備賑災的銀子都先撥給蜀中賑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