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仕小名叫棟棟,為什麼叫這個呢?因為在木仕父母希望他長大後能當棟梁,可名字是爺爺定的,沒法改,所以隻能在小名上體驗下當父母的感覺。
木仕的父母都是70年代的大學生,那時候大學生不像現在那麼泛濫,一個村幾百號人出一個大學生可是非常稀有的事兒,更何況父母都是,所以仕從小就被過度地保護著。
直到他4歲時,目睹了一次家庭的戰爭。當時仕坐在床上玩著玩具,忽然聽見門外有爭吵的聲音,他搖搖晃晃地走出去,看見母親一邊哭一邊圍著正方形的餐桌跑,父親邊喊邊罵邊拿著雞毛撣子追。
從此,仕變了,從一個無法無天的孩子,變成了會討好別人的孩子,並且小心翼翼的看其他人臉色說話。
可誰也不知道,一個4歲的孩子,心已經變成這樣!
他能在父母麵前對著一本書發呆一天,直到父母喊他吃飯、睡覺;也能壓製自己的欲望,看到想要的玩具會說自己長大了,愛看書,不愛玩具。
隻為了一句話:這孩子真懂事。
那段時間,幾乎所有親戚朋友口中的其他孩子就是指仕。懂事、聽話、愛學習、父母不需要操心。
可是這樣做有一個代價,木仕沒有玩伴!
他這樣對自己說:我是大人,不需要小孩子當朋友
但他內心非常渴望有夥伴。
這麼小的孩子就已經學會催眠自己,多麼可怕。
在初二時,也就是14歲,他喜歡上了一個女生,叫“甘”,是同班的,短頭發,活潑開朗,人長得沒有閉月羞花沉魚落雁之美,但卻有種英姿颯爽的氣質。
他沒敢表白,怕被拒絕,這也算是他人生最後悔的一件事兒了吧。
當時他不知道喜歡一個人可以那麼久,那麼累。
初中畢業,高中三年,大學4年,在算上工作2年,整整11年,他一直喜歡著那個女生。
他有時候會想:也許喜歡她已經變成了一種習慣,才會那麼久無法忘卻放下。
故事是從他工作的第三年,一天下午,約了友人去一家叫做O的咖啡館開始。那是15年的2月7日,仕約了友人去大學路喝咖啡。那天大學路上人特別多,但他們想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好好聊聊天,於是就走到了旁邊那條政民路,看到了一家CoffeeandBar,人不多、環境很不錯、店外還擺放著一張雙人搖椅。
他們走了進去,仕點了一杯摩卡,和小蛋糕,友人點了一杯紅茶,另一位也要了杯咖啡。
聊了一會,咖啡來了。
當店長半彎下腰,側著身,一手拿著托盤,一手把摩卡遞到仕麵前時,仕的心不由自主的快速跳動起來,他從側麵仿佛看到了那個暗戀了11年的姑娘。
店長遞好咖啡,站起身,對著仕微微一笑,說:你的摩卡。
木仕知道自己移情別戀了!
整個下午本該和友人聊聊創業計劃的他,卻把全部的心思放在了那位店長身上。
大概友人也看出他的心思了,聊完後沒有急著走,開始談起最近火熱的Z國股市。
友人們一直堅持到晚上6點,終於餓得不行了,提議先去吃飯,仕雖覺得肚子還不太餓,但也不好意思相悖友人的意思。
臨走時,為了能近距離看店長,仕主動跑去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