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 離州(1 / 1)

洛陽,離州大陸大宋王朝的皇城。

十六年前的,宋皇趙是壯年即位,不到一年就離奇的駕崩,隻留下一個剛剛滿月的雲凰公主,並無其他子嗣可以繼任大位。

國不可一日無君。

滿朝文武、各大世家、江湖宗門眼見有機可趁,紛紛推選符合自身利益的皇室王公。

朝堂之內,相互攻訐,朝堂之外,彼此殺伐。

雖然先後擁立了三位皇帝,卻沒有人能真正的令行天下,號響全州。

十六年來,幾乎每天都在上演著一幕幕的刀光劍影,皇家血脈不是死於明爭,就是亡於暗鬥。國勢一日不如一日,強橫一時的大宋王朝逐漸冰消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各方勢力的雄起。

當今,離州勢力最為強大的乃是雄霸皇城的孫堅。

孫堅,出生於江東豪門,軍伍出身,號稱江東猛虎,驍勇善戰,武藝不凡,擢升為破虜將軍,又稱孫破虜。其妻安陽公主乃是宋皇趙是的胞妹。

趙家皇室血脈已斷,滿朝文武並非沒有想過自立,奈何天下動亂,此時強出頭,隻不過是引火燒身而已,便把目光瞄向了皇親國戚。

孫堅身為駙馬,再加上相貌威武,身手不凡,自然也受到各方勢力的追捧,孫堅上位之後,依舊使用大宋的國號,自任攝政王,代幼子成年後便將大宋軍政大權移交。

孫堅有五子一女,長子孫策、次子孫權、三子孫翊、四子孫匡、五女孫尚香、幼子孫朗。

孫策、孫尚香以及幼子孫朗乃是安陽公主所生。孫策醉心於武學,對皇圖霸業沒有絲毫興趣,孫尚香乃是女子之身,這複國重任就落在了年幼的孫朗身上,所以,孫朗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名字:趙仁。

趙仁,隨母姓趙,大宋的幼主,這對一些忠心於大宋王朝的人來說,這就是無窮的凝聚力。

孫堅雄圖大略,要將這亂世終結於自己手中,給孫朗留一個安定的離州,換百姓一個太平的大宋,與安陽公主為這幼子取了趙仁的名字,讓他做一個仁義明君。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孫堅上位十來年,雖然勢力強橫,卻隻不過集中在這皇城周邊三座主城,十餘座大城,近百座小城裏。離州大陸上千城,以他區區百城之力,根本不可能征服離州全境。

大宋勢力位於離州之中,東有曹孟德的曹魏王國,南有段和譽的大理王國、西有英格蘭王國、北有德意誌王國,以及縱橫於東南的明教,揚威為西北的獅王會,稱霸於近海的海盜盟等等,哪一個都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征服的對象。

孫堅自知願望難成,隻得將希望寄托在幼子身上。

長子孫策孫伯符雖然勇猛,卻無雄心,拜師於霸王宗宗主項羽,常年不著家門。

次子孫權孫仲謀文武雙全。因為庶出,家中地位遠不及年幼的六弟趙仁,一怒之下,離開皇城,回歸江東。八年征戰,以一己之力在金陵主城建立了東吳王國,國土麵積雖然不大,勢力卻不小。麾下高手如雲,強者無數,精兵良將上下齊心,誰也不敢輕視東吳。

三子孫翊鎮守洛陽門戶:洛安關,拱衛皇城安全。

四子孫匡來回於洛陽與金陵之間,互通情報。

女兒孫尚香在長安學院做導師,為大宋搜尋人才。

幼子年幼,居於皇宮內,由兩名太傅教導。

”唉!“

孫堅一聲長歎。

大宋想要征服離州最大的困難就是那些插手戰場的絕世強者們。

忠心於自己的百變靈槍童淵派給了次子孫權,護其周全。

忠心於大宋的繞指柔劍王越成了幼子趙仁的武太傅,片刻不離左右。

大宋的絕世強者就這麼兩位,實在是太少了。如果手下多再幾個強者,征戰離州也不會那麼困難的。可惜,就連長子孫策到現在還不願意出手幫助大宋,更別指望霸王宗的強者們了。

幸好,還有孫權以及其建立的東吳王國,暫時自立,不過是為了掩人耳目,一旦時機成熟,就會合兵一處,爭奪離州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