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區的安保到位,就是地方不那麼中心,不過,您二位要是有什麼要買的,叫人跑腿就是了……”

“要是住得實在不方便,可以打申請換地方……不過,這兒是時總工親自挑的,說是您二老喜歡清靜……”

這邊方晨晨細致地解釋,二老能聽進去的卻不多,連曉琴忍不住往前,湊到前排駕駛座和副駕中間。

“閨女,我們家越越……他一直說自己是做研究的,他……”連曉琴語氣猶疑,“是在……研究什麼?”

方晨晨臉上還是標準的笑容,神色自若地答道:“阿姨,您還真是難倒我了……研究上的事兒,我也不懂……”

連曉琴還打算再問,卻被時建生拉住了。他搖搖頭,示意連曉琴別再問下去。

這架勢,是真“不懂”,還是“不能說”……

*

“爸,您想多了。”

今天爸媽來京,時越從幾天前就開始有意識地壓縮工作,誰料到臨時還是出了點事兒,耽誤到晚上才回家。

然後就對上他爸“是不是在做什麼保密工作”“是不是有生命危險”一連串質問。

“我平常就呆在實驗室,能有什麼危險?”

時越選擇性地無視了三個月前那場未能成功的綁架,信誓旦旦——

“我就是出了點成果,被調過來了……”

“您說守衛啊?這邊住了不少退休老幹部……人家出門都是專門配警衛員的,這些事兒在京市都太正常了……”

這種時候,就體現出一貫聽話孩子的好處了。

雖然時越閉眼瞎扯,但是愣是憑著那一臉真誠、還有以往的信譽度,讓時爸信了他的鬼話。

……

一直到十多年後,光腦和智能AI終於普及,報紙網絡上鋪天蓋地報道。

“光腦之父”四個大字正頂在他兒子照片的正上方,時爸時媽才知道自己的兒子所謂“有點成果”,到底是怎樣的“成果”。

彼時,二老已經白發蒼蒼,見此也隻能歎息一聲——

兒子親手掀起一場科技革命,讓全世界都記住他的功績。

他們能怎麼辦?還能追著兒子說什麼“別光想著工作,也找個兒媳婦”……

他們這是“阻擋人類進步”呢。

……

一年又一年,智能AI的普及率越高,幾乎每隔三五年就是一次徹底的更新換代。

光腦管家、智能手環……手機、電腦已經徹底成了科技史進程中被拋棄的舊物。

……

但這一波又一波的更新,對許多老人家來說,其實也沒有那麼大的改變。

九十大壽後某一天,時建生在睡夢中溘然長逝。

而連曉琴又堅持了半年,最後,在病床前死死抓住了時越的手。

而她病床前的那個人……雖已到中年,但時光似乎待他格外優厚,眉眼見依舊是從未變過的少年意氣,周身卻又多了幾分沉澱下的厚重,兩種氣質矛盾,卻又融合得恰到好處。

時越眼眶微濕,臉上卻帶著笑,“媽……放心吧,我能照顧好我自己……”

連曉琴艱難地點點頭,抬手碰到時越的臉上,虛弱地吐出幾個音,“好好……的……”

忍了許久的眼淚還是滿溢而出,時越重重地點頭,“好……我會好好的……”

……

21XX年,“光腦之父”時越逝世,享年八十二歲。

世界哀悼。

“人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醫學認證死亡,第二次是葬禮,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他的人離開人世……”*

葬禮上,有人肅穆開口——

“我們得知了他的第一次死亡,出席了他的第二次死亡……”

“而第三次……他的功績,足夠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