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情勢急轉(3 / 3)

對於李文遠的話,大家自然是沒有什麼不同的意見的。李文遠的做法確實也是目前最穩妥的。至少,這樣一來,江南也算是占了大便宜了。畢竟,那麼大的地盤可不是說的玩的。目前,江南要想穩固這些地盤,也是需要不短的時間的。

眾人又就這一方針討論了半天,並製定了詳細的策略之後,這次的會議才算是結束。隨之而來的,就是另一種部署了。為了應對突發的情況,林楓將丹尼的新軍調往了和叛軍對峙最前沿的湖廣行省。並且,同時也安排各地的官員招兵。叛軍的總人數超過了一百萬,這確實是林楓所沒有想到的。這麼說來,叛軍的準備不可謂不足。

在林楓這邊緊急準備的時候,叛軍組成的聯盟,也在隴右擁立了隴西王為皇帝,和江南分庭抗禮。其實說起來,隴西王的皇室血脈已經很稀薄了,甚至可以說和皇室的關係很遠了。要不然,也不會是被封為隴西王。因為古代對於王為的封賞,那是以字數越少越好的。

例如以前的吳王。隴西王,實際上的身份已經是郡王了,而不是親王,從這裏也可以看出,隴西王的皇室血脈很稀薄了。但是,這並不影響叛軍擁戴他為皇帝,不管怎麼說,他也是有著太祖的血脈的。

這些叛軍成立了新的朝廷之後,居然還派出信使,信誓旦旦的來江南宣旨。直接被皇上給罵了出去。要知道,不管怎麼說,皇上還是掌握著玉璽的。

所謂得玉璽者得天下。這玉璽可是皇帝的象征。所以,隴右朝廷派出的信使還沒走,皇上就以皇上的命令給隴右寫了一封嚴厲的詔書,限令他們盡快投降,否則的話,朝廷將不遺餘力的剿滅他們。

就像江南的朝廷不把隴右的朝廷當一回事一般,隴右的朝廷自然是不會把江南的朝廷當一回事的。而且,丞相李鶴年和柳如風也投靠了隴右的朝廷,不僅如此,京城的一大批官員,也跟著他們去了隴右。

可以說,江南朝廷除了皇上還是原來的皇上之外,其他的都不剩下了。而隴右剛好相反,他們除了沒有原來的皇上之外,其他的都是原本朝廷的官員,一成不變。

李鶴年到了隴右之後,居然聯合柳如風,寫了一篇告天下的檄文。說江南的朝廷是偽朝廷,皇上已經被林楓劫持了。希望天下的官員都能夠團結起來,盡快將南京偽朝廷給推翻。

對於這個檄文,林楓自然不會示弱,馬上就組織江南的官員開始寫了一份更具影響力的檄文。說隴右的朝廷,妄圖篡位,是亂臣賊子,天下人人得而誅之,並且,這份檄文還加蓋了玉璽大印,這分量可比隴右的檄文分量重的多了。

在林楓和隴右那邊打著口水仗的時候,鐵甲軍可沒有閑著。鐵甲軍的尊嚴容不得他們敗了。所以,他們一波又一波的向隴右發動著進攻。

對於鐵甲軍這種玩命的進攻,隴右雖然人數眾多,但是也吃不消。鐵甲軍強大的戰鬥力畢竟不是吹出來的。太祖那句十萬鐵甲平天下也不是隨便說說的。鐵甲軍在十倍於自己的敵人麵前,照樣麵不改色。而且穩穩占據了上風。

得到消息的林楓也不得不感歎:鐵甲軍就是鐵甲軍。

“是啊,大人,這鐵甲軍確實幫了咱們很大的忙啊。”李文遠也是說道。如果沒有鐵甲軍在前麵擋著,恐怕隴右那邊的大軍早就打過來了。林楓目前可還沒有和隴右一戰的實力。

“多虧了鐵甲軍啊。”林楓說道:“咱們也得加快士兵的訓練進度。不能完全把希望都放在鐵甲軍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