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章(1 / 3)

清乾隆十二年勅撰

●目錄

上諭

奏折

職名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

上諭

乾隆十二年七月初九日內閣鈔出乾隆十二年七月初九日奉上諭我滿洲稟性篤敬立念肫誠恭祀天佛與神厥禮均重惟姓氏各殊禮皆隨俗凡祭神祭天背鐙諸祭雖微有不同而大端不甚相遠若我愛新覺羅姓之祭神則自大內以至王公之家皆以祝辭為重但昔時司祝之人俱生於本處幼習國語凡祭神祭天背鐙獻神報祭求福及以麵豬祭天去祟祭田苗神祭馬神無不斟酌事體編為吉祥之語以禱祝之厥後司祝者國語俱由學而能互相授受於讚祝之原字原音漸致淆舛不惟大內分出之王等累世相傳家各異詞即大內之祭神祭天諸祭讚祝之語亦有與原字原韻不相脗合者若不及今改正垂之於書恐日久訛漏滋甚爰命王大臣等敬謹詳考分別編纂並繪祭器形式陸續呈覽朕親加詳核酌定凡祝辭內字韻不符者或詢之故老或訪之土人朕複加改正至若器用內楠木等項原無國語者不得不以漢語讀念今悉取其意譯為國語共纂成六卷庶滿洲享祀遺風永遠遵行弗墜而朕尊崇祀典之意亦因之克展矣書既告竣名之曰滿洲祭神祭天典禮所有承辦王大臣官員等職名亦著敘入欽此

●奏折

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禦前大臣管理吏部事務掌翰林院事 領侍衛內大臣一等誠謀英勇公臣阿桂謹奏查滿洲祭祀一書共六卷欽奉

諭旨令臣阿桂同於敏中譯漢編入四庫全書臣等業將卷一至卷四敬謹譯出進

呈荷蒙

睿鑒其卷五係器用造作之法卷六係器用形式圖久經譯出今複加詳細校對繪圖恭呈

禦覽再原奉

諭旨令臣等將

坤寧宮所祭之

菩薩

關帝以及

堂子所祭之

神並祭

天之處詳細分別其不能詳溯緣起及祝辭內相傳舊語有其聲而無其義者並以闕疑傳信之意敬撰跋語綴於簡末所有謹擬跋語一條附於漢本卷四之後黏貼黃簽進

呈統俟

欽定發下時交館編入四庫全書以垂永久並繕寫二分一分送懋勤殿陳設一分交

尚書房收貯為此謹

乾隆四十五年七月初二日奉

旨知道了跋語即行翻出清文欽此

謹案

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一書稽考舊章厘正同異允足昭信而傳遠茲複仰承

諭旨令臣等譯漢纂入四庫全書臣等依據清文詳加推譯伏考坤寧宮所朝祭者為

釋迦牟尼佛

觀世音菩薩

關聖帝君所夕祭者為

穆哩罕

畫像神

蒙古神其月祭大祭翌日則敬申報祀於

天神而祝辭所稱乃有阿琿年錫安春阿雅喇穆哩穆哩哈納丹岱琿納爾琿軒初恩都哩僧固拜滿章京納丹威瑚哩恩都蒙鄂樂喀屯諾延諸號中惟納丹岱琿即七星之祀其喀屯諾延即蒙古神以先世有德而祀其餘則均無可考又樹柳枝求福之神稱為佛立佛多鄂謨錫瑪瑪者知為保嬰而祀

堂子內尚錫之神知為田苗而祀而祝辭所稱鈕歡台吉武篤本貝子者則亦不得其緣起蓋古者一方一國各有專祀或因靈應所著而報以馨香或因功德在人而申其薦饗故相沿舊俗昭事維虔祭法所謂有其舉之莫敢廢也洎

寶祚誕膺萬靈申佑益著為令典用答

神庥雖世遠年湮不能盡詳其始末然考禮記文王世子稱釋奠於先師鄭元所注不能舉先師為誰但以周禮瞽宗及漢代經師為例知古人於相傳祀典無從溯其本源者皆不妄引其人以實之致涉誣罔故今亦闕所不知不敢附會其辭以昭敬慎又祝辭之文有意義可尋繹者皆依類譯漢至於卓爾歡鍾依珠嚕珠克特亨哲伊哷呼哲納爾琿哲古依雙寬斐孫安哲鄂囉羅諸字皆但有音聲莫能訓解蓋自大金天興甲午以後典籍散佚文獻無征故老流傳惟憑口授曆年既遠遂不甚可明考漢代樂府如臨高台之收中吾有所思之妃呼豨皆有其聲而無其義又宋書樂誌載鐸舞曲聖人製禮樂篇亦全篇皆取對音曆代相傳均闕疑而不敢改今亦恭錄原文不敢強為竄易以存其本真焉

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禦前大臣管理吏部事務掌翰林院事 領侍衛內大臣一等誠謀英勇公臣阿桂

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掌翰林 【林下脫院字】 事管理戶部事務一等輕車都尉臣於敏中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禦前大臣管理吏部事務掌翰林院事 領侍衛內大臣一等誠謀英勇公臣阿桂謹奏所有滿洲祭祀典禮跋語一條前經遵

旨恭擬進

呈欽奉

諭旨即行翻出清文欽此隨率同翻書房官員敬謹翻出恭錄呈覽伏候

欽定發下時照依清本式樣繕寫交

武英殿補行刊刻綴於卷四之末為此謹

乾隆四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奉

旨知道了欽此

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卷四

●職名

旨總辦承修監造監繪謄錄

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之諸王大臣官員等職名

旨總辦

管理內務府事兼管正黃旗滿洲都統事務紀錄三次和碩莊親王臣允祿

辦理宗人府事務紀錄六次和碩履親王臣允祹

管理內務府事兼管鑲黃旗滿洲都統紀錄三次和碩和親王臣弘晝

經筵講官太保大學士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兼管吏部戶部理藩院事總管內務府大臣管理三庫事務忠勇公加三級軍功加三級臣傅恒

太子太傅大學士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兼管刑部尚書事總管內務府大臣臣來保

太子少保內大臣禮部尚書管理戶部三庫事總管內務府大臣臣海望

議政大臣工部尚書兼管奉宸院卿事總管內務府大臣臣三和

管理上虞備用處事兼管滿洲火器營事務禦前侍衛都統銜右翼前鋒統領向導總管加一級軍加 【加:功】 紀錄一次尋常紀錄三次臣阿岱

承修

總管廣儲司六庫事務郎中紀錄十四次臣官著

次臣色勒

掌儀司郎中兼佐領紀錄八次臣察喇

次臣明善

官臣六十

監造

總管廣儲司六庫事務郎中兼佐領加二級紀錄十五次臣寶善

領臣升官保

監繪

營造司員外郎紀錄三次臣保格謄錄

掌儀司首領筆帖式加一級臣永泰

式臣宜廷彪

武英殿監造

管理三旗銀兩莊頭處郎中兼佐領加六級紀錄十七次臣永保

管理三旗銀兩莊頭處員外郎兼佐領加一級紀錄四次臣永忠

郎臣永泰

庫 【庫:廣】 儲司司庫加一級紀錄五次臣桑格

級臣李保

級臣姚文斌

掌臣虎什泰

掌臣高永仁

●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卷一

祭神祭天議

獻鮮背鐙祭議

彙記滿洲祭祀故事

坤寧宮元旦行禮儀注

堂子亭式殿元旦行禮儀注

堂子亭式殿祭祀儀注

堂子亭式殿祭祀祝辭

尚錫神亭祭祀儀注

尚錫神亭管領祝辭

恭請神位供於堂子儀注

恭請神位入宮儀注

坤寧宮月祭儀注

祭神翌日祭天儀注

祭神翌日祭天讚辭

○祭神祭天議

每日

坤寧宮朝祭夕祭每月祭天每歲春秋二季大祭四季獻神每月於

堂子亭式殿

尚錫神亭內掛獻淨紙春秋二季

堂子立杆大祭一切禮儀俱行之已久燦然美備無可置議惟昔日司祝之人國語嫻熟遇有喜慶之事均能應時編纂禱祝厥後司祝之清語不及前人複無典冊記載惟口相授受於字句音韻之間不無差異即如祭天之讚辭掛獻淨紙之禱辭掌儀司俱載有冊檔是以無稍差遺所有司祝之祝禱辭章若不及時擬定載在冊檔誠如

聖諭音韻字句漸至訛舛今謹將

內廷司祝之一切祭神背鐙禱祝讚祈等辭錄出詳閱不惟字句多有差謬即左右兩翼承充

內廷司祝之讚辭亦彼此互異是以臣等令五旗王公等將各家祭神辭章錄送並令從前司祝家內將伊等舊有祝禱辭章悉行錄呈彙寫一帙臣等公同敬謹複核訂誤補闕刪複去宂又各就所見黏簽恭呈

禦覽伏候

欽定再恭查

坤寧宮每日祭神至祭馬神之時複於祭馬神室內另祭所有祝禱之辭亦應更正臣等逐條繕寫恭呈

禦覽如蒙

皇上訓示謹遵繕成全部永遠奉行請自王以下宗室覺羅以及奉祭覺羅

神之滿洲人等有情願鈔錄者俱準其鈔錄庶為臣仆者仰沐

皇仁滿洲舊俗不致湮沒而永遠奉行矣謹此議

○獻鮮背鐙祭議

我滿洲之禮凡祭神祭天犧牲俱用整齊全備者稍有殘缺即斥而不用是以祭祀之犧牲供獻

神位不稍留剩即膽與蹄甲亦取置碟內陳於旁案初我滿洲在本處圍場既近所獲之獸可乘其鮮好背鐙以祭迨入京師圍場既遠或所獲之獸已越晝夜或係多傷或已取去腑髒因其不全不敢祭獻今臣等欽遵

上諭公同詳議如

盛京等處畋獵

皇上親射之獸既難送京祭獻請仍照從前不獻外現在

大內凡新得鮮果鮮蔬既恭獻

神位而舊例曾以雛雞鮮魚等物背鐙以祭王等以及各滿洲等亦仍有以雛雞鮮魚之類背鐙以祭者請嗣後南苑等處附近畋獵

皇上親射麅鹿等獸內傷止一處尾蹄髒腑齊全者如有

旨令背鐙以祭則所司恭齎交司俎人等敬謹修整祭獻若傷多殘缺不全者仍請勿用至時新鮮物臣等按其時令請每歲春季以雛雞各二夏季以子鵝各一秋季以魚各一冬季以雉各二背鐙以祭其應獻之雛雞子鵝交會計司令莊頭擇肥美者交納魚雉交都虞司令網戶獵戶擇鮮整者交納均以生者由掌儀司官員詳視交司俎官敬謹修整於

神位前背鐙以祭等因議準施行

○彙記滿洲祭祀故事

滿洲國自昔敬

天與

佛與神出於至誠故創基

盛京即恭建

堂子以祀

天又於

寢宮正殿恭建

神位以祀

菩薩

神及諸

祀位嗣雖建立

廟分祀

佛暨神而舊俗未敢或改與祭祀之禮並行至我

列聖定鼎中原遷都京師祭祀仍遵昔日之製由來久矣而滿洲各姓亦均以祭神為至重雖各姓祭祀皆隨土俗微有差異大端亦不甚相遠若

大內及王貝勒貝子公等均於

堂子內向南祭祀至若滿洲人等均於各家院內向南以祭又有建立

神杆以祭者此皆祭

天也凡朝祭之

神皆係恭祀

菩薩

關帝惟夕祭之

神則各姓微有不同原其祭祀所由蓋以各盡誠敬以溯本源或受土地山川

神靈顯佑默相之恩而報祭之也

大內每歲春秋二季於

堂子內立杆祭祀複於

宮內報祭除齋戒並禁止屠宰日期外每日祭神每月初二日祭天一次四季則有獻神之祭分府之皇子與

宮內居住之皇子如奉

旨在

坤寧宮祭神每月於

皇上祭神祭天後各按次序祭神一日祭天一日其未分府在

紫禁城內居住之皇子每月各於所居之處祭神祭天王貝勒貝子公等每歲春秋二季挨次在

堂子內立杆祭祀並各於本家報祭每月祭神祭天公侯伯大臣官員以下至閑散滿洲或每月或每歲或四季二季一季於本家內祭神先是每歲春秋二季

大內立杆祭神過二三日後親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各按班次由

坤寧宮內恭請朝祭夕祭

神位至於各家屆立杆祭祀之日恭請朝祭

神位在

堂子內祭畢仍請至家內夕間大祭於是挨次恭請神位祭祀俱照此至於月終

大內司俎官司俎等恭請

神位進宮是時

坤寧宮每日祭祀朝則於供

佛金亭幔帳之前夕則於架幔神位前祭祀康熙五十七年

聖祖仁皇帝

諭旨停止王等恭請

神位雍正元年

世宗憲皇帝

持命莊親王怡親王恭請

神位於其府內各祭一次凡滿洲各姓祭神或用女司祝亦有用男司祝者自

大內以下閑散宗室覺羅以至伊爾根覺羅錫林覺羅姓之滿洲人等俱用女司祝以祭從前

內廷主位及王等福晉皆有為司祝者今

大內祭祀仍揀擇覺羅大臣官員之命婦為司祝以承祭事凡宮內居住皇子有

旨令在

坤寧宮祭神仍用覺羅司祝祭祀外若

紫禁城內居住之皇子祭神則於上三旗包衣佐領管領下之覺羅或異姓大臣官員閑散滿洲人等妻室內選擇為司祝令其承祭其已分府之皇子及王貝勒貝子公等俱於各該屬旗包衣佐領管領下之覺羅或異姓大臣官員閑散滿洲人等妻室內選擇為司祝令其承祭如屬下並無為司祝之人或於各屬下包衣佐領管領下之滿洲婦人內選擇令其為司祝以祭或另請司祝以祭自公侯伯大臣官員以下以至閑散滿洲用女司祝祭祀者俱於本族中選擇以承祭事如實不能得人即於家內仿照司祝祭神之例整理祭物焚香獻酒本家家長叩頭省牲供肉叩頭以祭其用男司祝祭祀之家各由本家請男司祝以祭自

大內以下閑散宗室覺羅以至伊爾根覺羅錫林覺羅姓之滿洲人等祭祀均用豬

大內每日朝夕各用豬二祭天用豬一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立杵大祭日朝夕各用豬二至閑散宗室覺羅等常祭並報祭之日朝夕各用豬一祭天用豬一

大內春秋立杆祭神後祭馬神二日各用豬二王公等祭馬神一日各用豬一求福祭祀用鯉魚二其餘各姓滿洲內有惟求福者亦有惟祭天者祭神祭天止用豬一或用羊一或用豬羊各一或用豬數口羊數牽或用小豬鵝魚不等至於灌酒熟胙供獻則大略相同

大內則

主位或以初次所獲禽獸或以新得鵝魚之類背鐙以祭其王等以及滿洲家亦有以鵝雞與魚並新獲米穀等物背鐙以祭者除祭神祭天樹柳枝祭求福以及祭馬神外滿洲人等又有因子女出痘因避以豬餻祭天者謂之痘祭以餻祭天者謂之餻祭昏夜於室西山牆外以小豬祭天者謂之去祟田苗正長因生蟊或遇旱前往田間懸掛紙條如斿以細木夾之蒸餻與飯捧至田間以祭謂之祭田苗神至於秋收後蒸餻捧至場院以祭者謂之祭場院複有夜祭七星者謂之禳祭再滿洲人等久居屯莊有欲祭神者於臥室內以繩貫於新衣飾如神幔照平日祭神之禮以酒餻與豬祭之是以

聖祖仁皇帝幸

暢春園

熱河駐蹕日久即在

暢春園

熱河張掛神幔設

佛亭神位以祭今

聖主法

祖懿行於乾隆八年駐蹕

盛京時亦曾懸掛神幔設

佛亭神位以祭焉至於祭天之禮滿洲人等於所至之地皆可舉行但尋潔淨之木以為神杆或置祭鬥或縛草把購豬灑米以祭自王貝勒貝子公等以至宗室覺羅滿洲各姓大臣官員散閑滿洲凡遇喜慶之事各以財物獻神如有應禱祝之事亦以財物獻神求福再大臣官員滿洲人等聘女先期取婿家財物獻於

神位以之獻神祭天而滿洲內亦有

神位前不設抽屜桌僅在神板上供獻香碟者凡祭祀行禮時主祭之人皆免冠以致誠敬至於供餻之禮

大內每歲春秋二季立杆大祭則以打餻搓條餑餑供獻正月以饊子供獻五月以椴葉餑餑供獻六月以蘇葉餑餑供獻七月以新黍蒸淋漿餻供獻八月以新稷蒸飯用木榔頭打熟作為餃子煠油供獻餘月俱以灑餻供獻除淋漿餻搓條餑餑外俱用稷米王府亦如之至各姓滿洲人家有同此供獻者或有供獻豆麵餑餑者或以稷米蒸飯供獻者或以新麥煮飯供獻者複有以新獲荍磨麵作餅甚薄謂之煎餅以供獻於

神位者至若江南各省駐防滿洲人等因其地不產稷米即以江米代之在京之滿洲人等或無莊頭者其釀酒灑餻打餻即以所領俸米內江米代稷米用之其釀酒之法

大內春秋二季立杆大祭則於四十日前設缸蒸稷米飯和曲釀之謂之清酒每月常祭則三日前亦蒸稷米飯和曲釀之謂之醴酒王府亦如之若滿洲人等釀酒或以稷米或以江米又有滿洲人家或以粟米或以稷米或以蒼耳燒酒以祭者凡滿洲人等祭祀所用之酒與餻皆自釀造並不沽之於市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