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黃昏,遠處紅日緩緩落下,遠處群山,連帶著那小小村落,一同帶著金輝閃耀。
一處院落中,一道偉岸身影屹立,如擎上天,如威道臨。而其旁,少年輕紗一襲,懷中灰蒙小狗,一石桌,便是一絕美畫卷,於地平鋪。
正是陳凡所處的這處院落,那三十餘歲的婦人早已弄好飯菜,卻是安靜的立在一旁,未曾上前打擾。
“你既然已明悟五行,也知這道法三千,盡皆自然,盡皆天地。那為何,這天下芸芸眾生,卻不可自悟於道,自領境界,自成至尊?”王誠重重說起,字字擲地有聲,一雙眼眸,神采逼人。
“我凡陸修士億萬,綿延無盡時光,為何不可有天驕人傑,從眾生中悟道?”王誠豪氣,直衝雲霄,天地驚動,其言近道,言出法隨!
陳凡驚立,卻見王誠再次出言:“人界修士何止億萬,而未入道境者盡皆如凡,既是凡,那吃飯穿衣,便是正常無匹,而億萬所需,皆從田中得,那為何,種田不算道?種田不能成道?”
陳凡似有所悟,卻仍為發聲,而其懷中的五行獸亦是如此,安靜無比。
“然這種田之道雖關乎凡境修士,卻隻是小道耳。那你又何知,什麼,才是人文大道?”王誠轉眼,望向陳凡。
陳凡早已猛然,畢竟此語太過驚人,卻是稍刻沉思,而後說道:“人之道,文之道,便是人文大道。”
卻見王誠眼中閃過讚賞之色,而後緩緩說道:“是的,就是人之道,文之道,人乃萬物之靈,文乃眾生之本。你可知?”
陳凡疑惑,卻也順著自己的靈感答道:“人是人文之道的根本,如果無人,便無人文,而文當是傳承的根基。無人不立,無文不傳。”
王誠眼中異彩連連:“好一個無人不立,無道不傳。正是此理,俗話說,文以載道,武以安邦,一個皇庭之所以安身立命,也正是掌握正統,用以傳承而已。”
“天下有皇朝震世,民生安定,雖有動亂,雖有人亡,卻好過那眾生殘殺,隻為自己,奪天地命運,視眾生螻蟻的所謂修道。一人成仙,眾生螻蟻,何用之有!”王誠慷慨激昂的說道。
陳凡不是何時起,卻是靜默。
“莫非,這修道本身便是錯的麼?”陳凡呆呆問道。
王誠隻是歎息:“沒有錯,甚至正確無比,隻有當你掌握力量,你才真正的會有話語權,才能夠隨心而行。追求長生,追求力量,追求權力,追求財物,是每個人都在奮鬥的。隻是方法不同罷了。”
“悟道修行者,無論是名門正派,亦是魔道中人,廣之天下眾生,誰人不在苦苦攀爬,而真正成仙的,古往今來,又有幾人?”王誠歎息說道。
“與其追求至高,不若為這芸芸螻蟻,做出些貢獻,這是我的選擇,也是我的道。”王誠堅定,卻是回身暗運靈力,言道:“陳凡,你的道是什麼?”其聲堅定,如滾滾道音,不絕如縷,落入陳凡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