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星”鑽石
資料來源:——
“希望之星”也許是鑽石中最具反諷意味的,雖然名為希望,但它絕不帶給主人哪怕一丁點兒希望,相反,它隻會慷慨地送來離奇的死亡。這顆泛著藍色火彩的鑽石原本嵌在印度教一尊神像的額頭上,後來被愚蠢的人類取下,神的詛咒從此伴隨著它,將不幸傳染給每個擁有它的主人。
此鑽原先重112.25克拉,閃爍著迷人的藍光,據後人進行光譜分析,它內部的光譜非同普通鑽石的光譜,就像神的目光一樣不可捉摸。先是一名法國珠寶商將它帶往法國,在他80歲的時候,突然就失去了所有的財產。鑽石流落到路易十四手中,重新琢磨成心形,稱為“王冠上的藍鑽石”,可是路易十四僅戴過一次,就患病一命嗚呼。路易十五將它借給情婦佩戴,結果是其情婦在大革命中腦袋掉地。後來的主人是路易十六夫婦,沒有意外出現:夫婦倆雙雙被送上了斷頭台。
神祗的詛咒穿越時空永不失效,無異於是對愛美而貪婪的人類一記又一記的響亮耳光。
1883年,鑽石被大銀行家霍普買去,重量已減少到44.53克拉,霍普搞笑地把它稱為“希望鑽石”,又名為“霍普鑽石”,傳至外孫時,銀行倒閉,鑽石流入東歐。一位王子曾把它贈給一位女演員。若幹年後,這位女演員被王子開槍打死。後來鑽石一度被一名希臘富商占有,但他卻在一次可怕的撞車事件中喪生。鑽石旋即落入土耳其蘇丹哈米德二世手中。他得到這顆鑽石才9個月,就發生了1909年由青年土耳其黨發動的軍事政變,蘇丹被趕下台。誰也沒有看到“希望”的哪怕一縷折光。
直到1949年,美國大珠寶商“鑽石王”溫斯頓買下“希望鑽石”,死亡的陰影蓋過了商人的名利渴求,他在了解這顆鑽石的曆史之後,像扔燙手山芋一樣,將它捐給了史密森博物館。此後,印度神祗的詛咒方中止於公眾的目光之中:它來自於屬於公眾的神像額頭,又歸之於屬於公眾的博物館。也許,神秘耀眼的藍光隻能屬於整個世界,而不是情人溫暖的胸脯。
“希望”鑽石為何屢傷主人?
資料來源:女友時空
“希望”藍鑽石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鑽石王之一。1947年“希望”藍鑽石的標價為1500萬美元,這是它的最後一次標價。而如今,“希望”藍鑽石的價格已遠不如此了。自從1947年後,“希望”藍鑽石再沒有被拍賣過。1958年,“希望”藍鑽石被占有它的最後一個主人、美國珠寶商海裏_溫斯頓捐贈給了華盛頓史密斯研究院,在該院的珠寶大廳裏,“希望”藍鑽石陳列在一個記彈玻璃櫃裏,與各國帝王加冕禮上用過的珠寶媲美。那幽幽的藍光仿費在向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訴說著它那神秘的曆史。
“希望”藍鑽石問世於500年前。在鯿基伯那河畔一座廢棄的礦井裏,一個路過的老人偶爾瞥見一塊熠熠閃光的石頭。經辯別,竟是一枚頂大的藍鑽石。老人請工匠將鑽石進行粗加工,加工後的藍鑽石還112.5克拉。老人去世後,他的3個兒子為這枚鑽石大打出手,結果鑽石被族長充公,下令鑲嵌在神像的前額上。
一天深夜,一個抵不住鑽石藍光誘惑的年輕人偷走了鑽石。但僅僅幾小時,他就被守護神像的婆羅門捕獲,活活被打死,成為藍鑽石的第一個牲牲者。藍鑽石重新被鑲嵌在神像的前額上。
17世紀初,一個法國傳教士用斧頭劈死兩個婆羅門,用沾滿鮮血的雙手將藍鑽石攫為己有。傳教士將藍鑽石帶回了自己的故鄉,可是在一個雷雨交加的晚上,他被割斷了喉管,藍鑽石也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