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記(1 / 1)

兩年前的今天,我在博客上博得正紅火的時候,突然停了博。於是網友紛紛責問為何不博了?我隻說上網太累,視力下降。其實這隻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我打了埋伏。現在可以公告,這兩年多我是在集中時間和精力完成一個計劃——創作長篇小說,同時也告慰關心我的人,小說已如期出版問世。

寫長篇小說是我很早以前就有的一個夢想。但憑著當時的閱曆和文學功底,幾度蠢蠢欲動時,卻總還是感覺力不從心。且又親眼見著有人不惜耗費數載心血和精力,寫就一部部長篇而最終難以通過出版的慘狀,就又信心不足了。甚至有幾次寫了那麼幾章後,又不得不半途而廢。促使自己最終下決心寫下去,動力顯然是我的生活積累和我熟悉的人物,以及耳聞目睹的許多故事。多年來,那些鮮活的人物和故事原型一直在我心中躁動著和鼓動著。我以為,把這些難以忘懷的東西圍繞某個有意義的主題挖掘和提煉出來,於人於己既是一種紀念,也是一種啟迪和警示。因此,在走過一段較長的文學道路之後,我終於自信我有能力駕馭和表現的時候,便知道非寫不可了。否則,就將為自己留下終生的不安和遺憾。小感欣慰的是,有那麼幾位小說權威對《梅蘭迎福》給予了充分肯定,讀著某些章節還讓他們流下了眼淚。我想他們是讀懂了作品,也讀懂了作者。

成就一部長篇小說,猶如興建一棟大廈,付出的勞動和心血是巨大的。正如一位小說家所說:長篇小說是最偉大而又最耗費心血的文學作品。有了這一回寫作實踐,我才體會到,寫長篇真的不容易,寫好一部長篇更不容易。它意味著誕生,也意味著犧牲。意味著快樂,也意味著痛苦。我從事的工作一直是繁忙的,我盡量做到公私分明,不去影響自己幹好工作,免得有人會指責“不務正業”。所以,進入文學世界,就隻有有限的屬於自己的業餘時間。故此,一著手創作,就斷然停止了博客。同時,家務活也是極少上手的,除了按時交納物業費、水電雜費以外,其他就都撂給了夫人;公園就在家門口,晚間和周末滿園歡聲笑語,我卻不為所惑,耐著寂寞,很少入園休閑娛樂;有人約了去碼長城和挖坑,當然我也總是用那句不是理由的理由“我不會”而蜿蜒謝絕。幾年來,就像上班時竭力將時間和精力傾注於工作一樣,業餘時間和精力就都傾注於這部小說的創作。從而收獲了不少興奮不已的快樂,也經受了許多極其難耐的痛苦。

小說冠名《梅蘭迎福》,既點明形成作品主線的兩個愛情人物,又寓意主人公如梅似蘭的高貴品格。盡管小說中的人物大多是有原型的,其中的許多事件和故事情節也是筆者耳聞目睹或親身經曆過的,而且寫作中又用了很多真實地名,但這純粹是為了便於表現和搜索與那些地名有關的記憶。小說是藝術創造,不是生活臨摹。真實的人物、故事以藝術的形式出現以後,它就絕對不再是生活中的特定概念了。希望似曾相識或有類似經曆的人不要過於敏感。文學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文學真實,不等於生活真實。大可不必硬去對號入座而自尋煩惱。

這部小說在寫作和出版過程中,得到省作家協會創聯部、太白文藝出版社的真誠幫助和大力支持,得到著名文學評論家、中國小說家協會副會長李星老師的熱情指導和細心評點,還得到自己家人的一貫理解和其他一些友人的熱情鼓勵,在此一並表示衷心感謝。

躬耕數載,苦樂兼得。掩卷思之,不勝感慨。謹以一首七律而概之:

夢殷情切著長篇,疏友停博七百天。

竭力履職何懈怠,苦心走筆未鬆弦。

不奢仕徑多佳運,敢以疏才效聖賢。

小領風騷舒望眼,花鳴雅殿試爭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