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摔了一跤(1 / 2)

天剛亮,穀原就從睡夢中醒來,簡單的洗漱一番,就到車站買了回鄉下的車票。

巴蜀山勢崎棱陡峭,道路更是七繞八彎,加上山路難行,從縣城到鄉下簡單的三十多公裏路硬是走了差不多一個半小時才到。

下車後穀原就熟悉的走過村牌坊,沿著村路往村裏走去,興許是昨晚剛下完大雨,村前小溪水流比以往端急不少,往常露出水麵的水草此時卻如疾風中的絲線一般,順著水流的方向翻卷,溪水清澈,仍能見幾隻灰白色的魚兒隱藏在水草中歡快的逆水而遊,此時正值初春,四周青山環繞,煙霧渺渺,微風徐來,樹葉沙沙作響,飛鳥入林,好似一幅山水畫。

路上還不時能遇到準備去幹農活的村民,他們見到穀原,皆是一臉驚喜,臉上洋溢熱情的笑容,嘴裏呼喊道中午去他那裏吃飯雲雲,每至此,穀原也是一臉微笑的一一回應。

越往裏走,兩旁能見的房屋越多,近幾年生活好了後,村裏鄉親也都逐漸建了紅磚鋼筋的新房,遠遠望去,卻是略帶有朝氣蓬勃的感覺。

村子不大,沒多久穀原就走到一座由石頭堆建的房屋麵前,望著眼前被昨晚暴雨摧殘的破舊房子,穀原滿臉戚戚然。

穀原是個孤兒,還未滿月即被以收廢品為生的王老頭從縣城菜市場撿了回來,說是養個給他送終的娃,當時村裏的村民都說這孩子鐵定養不活了,還未滿月不說,還是被王老頭撿來養,也不看看那王老頭的德性,整天酗酒,自己都饑一頓飽一頓的,現在還撿個棄嬰來養,你以為是養貓養狗麼,那時善良的村民隻覺得這個嬰兒命運多舛,煞是可憐。

後來如村民想象的一樣,經常能看到王老頭喝完酒後睡在一邊,不管旁邊嚎嚎大哭的嬰兒。

村民樸實,一邊咒罵著王老頭一邊又忍不住的喂養著穀原,據後來村民說道,穀原小時候足足喝過村裏七個產婦的奶水,也就靠著村民不斷的救濟,穀原才能健康的長大。

而當穀原剛會走路的時候,就拿著一個小袋子跟在王老頭後麵到處收廢品討生活,周圍十裏八鄉的可謂走了個遍。

但話說回來,王老頭雖不怎麼靠譜,卻實實在在的供養了穀原小學到初中的學費,要知道,上世紀九十年代時一個小學生的學費足足要數百近千,那時候的幾百塊錢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更不要說以收垃圾為生,更愛酗酒的王老頭來說,為此王老頭可是沒少忍住酒癮,每年春秋兩季開學都能拿出學費出來,在這件事上可謂從不含糊。

穀原也爭氣,雖說放假都跟著王老頭到處收廢品,但成績卻一直名列前茅,人也聰明靈活,到後來收垃圾及運到縣城賣的時候,都是穀原親自交涉的,村裏村外都說王老頭能收養穀原是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事情,每當聽人說及此,王老頭總是眯著眼睛不說話,笑容洋溢的抿兩口小酒。

直到穀原十五歲那年的夏天,王老頭在睡夢中再也沒能醒來,也是在那年的夏天,穀原考上了縣城最好的一所高中。

穀原用王老頭原本節約縮食為他剩的學費買了口棺材,然後為王老頭守靈三天,最後在村裏鄰居宗氏的幫忙下將王老頭安葬入土,也算是幫他送終了。

安葬完王老頭後,穀原即獨自搬進了縣城,搬進縣城後,穀原用身上僅有的幾百塊錢在縣城租了個兩層小房,二樓住人,一樓穀原卻是開起了廢品回收站,憑借著穀原多年跟王老頭收破爛建立起來的關係,開張第一個禮拜就有了生意,到了那年秋天快要來臨的時候,穀原的廢品回收站竟然慢慢的步入了正軌,後來開學後為了不影響學習穀原也跟別人一起約好了統一收廢品的時間。

就這樣,穀原借助多年的經驗和良好的口碑,回收站也慢慢穩定下來,雖不能說做的風生水起,卻也能養活自己並賺到高中所需的學費,至此,除了每逢寒暑或清明過年穀原會回鄉下住一會掃掃墓之外,就很少再回鄉下去了,而那鄉下的石頭屋也就慢慢的荒廢下來。

直到昨天深夜,隔壁的李叔打電話給穀原,講老屋在暴雨中垮了一部分,讓穀原回來看看有沒有什麼東西需要收拾起來,已是趁著明天周末放假,穀原便趕了回來。

回來看到一幅破敗景象,哪怕穀原自認為沒那麼看重了,還是忍不住的心裏有些低落。

“小原?你這麼早就回來啦!”

一道充滿驚喜聲音從身後傳來,穀原回頭望去,卻見隔壁新建的兩層樓裏走出一位中年婦女,這中年婦女是隔壁李叔叔家的媳婦,穀原叫她李嬸,是個陝省人,還是李叔年輕的時候去外麵打工時好上的,為人熱情大方,穀原小時候沒少受她的恩惠,聽老人說穀原小時候還喝過她的奶水,對於從小缺少母愛的穀原來說,對這個李嬸也就格外的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