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王振家的小院(上)(1 / 3)

王家屯,坐落在洮兒嶺的北方200裏遠,是黑龍江省有名的“天下糧倉。

在王家屯,有一戶四口之家,當家的名叫王啟民,妻子王小蘭,他們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王剛,二兒子叫王振。

傳說王家屯是從河北大王莊闖關東的時候過來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過王家兩個小子卻時常聽父親提起,祖爺爺王大財主曾經是大地主,老王家的祖宗在現在的河北,具體名字也記不清了,不過有些人確實是從大王莊過來的。

王啟民的大兒子王剛比較爭氣,考上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的是自動化,已經學業有成,今年7月就畢業了。現在很多企業都在聯係他去工作。基本上工作不愁了。唯一讓王啟民有些擔心的是他的二兒子王振,同樣是一個媽養的,可這王振就有些楞了,要說這孩子傻,倒也不是,上學的時候學習也是拔尖的,甚至比他哥哥都強,就是有些一根筋,做什麼事就是做什麼事,不看別的。

等王振上了高中的時候,頭腦不知為啥有些越來越遲鈍,腦袋瓜也不夠靈活。平時來個客人,老大王剛馬上端茶倒水,而王振卻是呆頭呆腦,說話也語無倫次。

高中畢業的時候,王剛如願考上了大學,而王振卻是在高二的時候輟學不念了,因為,一是,家裏確有些困難,二是,他自己也念不下去了,因為不知道為什麼一上課就犯困,平時做什麼都是一心一意的,可是到了高中不知道中了什麼邪,做什麼都三心二意,精力不集中。

回家以後,王啟民就讓王振去城裏打工,王振長得很白,雪白的那種,在上學的時候別人都說他是小白臉子,他個頭不高,1米7左右,嘴巴有些大,眼睛很小,鼻子也有些大,唯一可以稱道的就是他有一對元寶似地大耳朵。

在城裏,他二叔幫他找了一份工作,在“好運來排骨莊”做切墩的,就是切切菜什麼的。

可是沒想到的是,沒工作幾天他就被老板給辭退了,原因是他不是將鹽放錯地方,就是把醬油當醋用,要不就把菜切錯,弄得老板整天搭料不說,有時候做錯菜還要給客人賠不是。

兩個月後,王振如願的獲得了第二份工作,殺狗。就是在養狗的地方屠宰肉食狗,北方市場上的狗肉火鍋很是紅火,養狗業很發達,一條狗能賣到千來塊。王振的活其實很簡單,就是把煮熟的狗蹄子退了毛,包起來。

不過,第三個月,王振又被攆了回來,還被警察帶回來的,原因是,他實在看不下去那麼可愛的狗被殺,所以將幾個籠子的狗全部放跑了。

他,就是這麼一個心眼有些直的王振。

這兩件事,給王家的名聲帶來了很不好的影響,都說王家出了個傻兒子,不能工作不說,還會給家族帶來厄運。而王振從此也再沒出去找過任何工作了。

王振也多了一個外號,別人都叫他,二廢物,如今,王振已經22了也沒有人願意到他家裏給他提媒,都覺得他有些傻,怕耽誤了人家姑娘。

5月裏的一天,王振母親要在院裏種些香菜“有點像芹菜的那種”。

王振就負責在院裏用鐵叉翻動泥土,五月天氣轉暖,樣樣都好,就是風有些大,吹的王振眼睛眯得快成一條線了。

王振的母親在屋裏挑菜籽。

王振在自家小園裏鬆土,小園裏的地因為收糧需要,都是經過滾子反複壓過的,所以異常堅硬,王振翻了幾米遠就要歇一歇。

“唉,腦袋不靈光真是不好,要像哥一樣考上大學,哪會幹這麼重的體力活啊?”王振很是有些灰心,知道自己腦袋有點缺根弦也是沒辦法。

喘了幾口氣後,王振提起四股叉,左腳踩在上邊一用力,掀起一團泥土來,將泥土翻動一下,敲碎成散沙狀,剛敲了幾下,就聽到叉子上麵發出“啪啪”的聲音。

“咦,有東西。”王振低頭摸索了一番,抓出一個胳膊粗的圓環,隻見圓環呈土褐色,毫不起眼,王振猜測應該是一個手鐲。

“啊,是一個手鐲,正好給媽戴上。”王振本著應該把好東西給父母的想法,拋下鐵叉就去找他母親。

“媽,我挖南牆根的時候挖出了一個鐲子,你看”。說著,將土褐色的鐲子遞給了蘇小蘭。